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巡礼 和林格尔:引弓满弦蓄待发

08.03.2017  00:31

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批准认定的第三批独具畜牧业特色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按一园三区进行规划,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部分。其中:核心区建成面积1.32万亩,重点进行高端乳、肉制品研发生产,奶牛、肉羊良种繁育,动物功能性饲料、抗旱绿化植物研发、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研究和配套种植技术集成等;示范区建成面积28.4万亩,分布在核心区四周,包括43个规模化奶牛牧场和核心示范牧场以及两个10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综合开发8万亩高效种植示范区;辐射区通过关键技术集成、转化和成果创新的推广应用,蒙牛、蒙草、赛科星等龙头企业的裂变和配套,现代农业游、工业游、生态游、文化游和农家游的带动效应,形成带动周边、辐射中国北方的以种促养、以牧增收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园区自建设以来,立足和林格尔县农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农牧业全产业链体系、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蒙牛、蒙羊、蒙草、和盛育林、赛科星等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园区裂变出大量优秀企业,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良种繁育、饲草种植、疫病预防、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生态修复产业链。包括以蒙牛、蒙羊、华欧淀粉、可口可乐、燕京啤酒、桃李面包、宇航人等企业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纷美无菌包装、盛都包装、艺虹印刷包装、九强机械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配套加工业;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龙头的云计算产业及配套和应用产业;以蒙草抗旱公司、和盛育林公司为龙头的林草业;以浩源碳纤维、显鸿新材料、碳谷科技、科达铝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为促进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为了给在孵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按照“服务企业——推进产业——带动农民”的服务模式,园区以乳、肉、饲草料、动物良种、生物疫苗五大功能区开展研发、基地化生产及种养殖示范,并依托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云计算创客中心以及各类研发机构,做好了人才引进、技术转化、成果推广、信息共享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6月,位于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总部东楼的科技创业孵化园完工并投入运行,孵化园分两层,一层1080平方米为展示大厅,集中展示和林格尔县乳产业、肉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和其它关联产业的发展情况;二层1096平方米为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科技创业、孵化、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行政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理念,旨在运用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服务于园区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和吸引更多大学生和有志人士入园创业,并且培育壮大小微企业,现已孵化毕业小微企业11家。此外依托蒙牛、蒙草、赛科星等大数据平台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免费为园区内的农牧业企业发布服务需求、投放简历、查看海量供求信息,实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并依托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解决了农村信息渠道匮乏的问题,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从根源上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

目前,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10家,本土上市企业7家;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3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7个;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8名,培养创新团队14个;共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自主研发项目100余项;评定科技成果34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7项;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1742件,授权1184件;引进植物新品种33个,推广22个;引进新技术39项,推广26项;引进新产品17个,推广11个;引进新设施30个,推广17个,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园区的科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绘制了推进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美好蓝图,根据科学谋划,从2017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将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将6个旗县区496平方公里纳入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的建设范围。统筹整合新机场组团、盛乐组团、沙尔沁组团,培育产业集群,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新区发展核心区;协同推进金桥组团、白塔组团产城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完善托清组团工业基础设施配套,南北两翼双向发力,全面拉开新区建设框架,全力构建“一核两翼六组团”的新区发展格局。这对正快速发展的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好风凭借力,2017年,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打造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凝聚力,努力发展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结合新区建设“打造创新机制体制的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不断创新园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支持驻园企业进行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占据技术和创新引领的主导地位;做好园区产业链上的共性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等具有公共属性的科技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繁荣,带动农民增收;以园区科技创业孵化园为平台,开展面向企业、优秀大学生和科技特派员等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孵化与服务工作,真正显现科技创业孵化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