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墒情简报(2015年第7期)

30.03.2015  09:52

   一、墒情情况

  据全区45个墒情监测旗县监测结果显示:3月10­-25日,我区自西向东土壤冻土层开始陆续解冻,全区1亿多亩耕地中,土壤墒情适宜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5%,土壤墒情不足的占到25%,墒情不足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燕山丘陵区和阴山南北麓地区。同比墒情不足的减少13%,环比墒情不足的增加7%。墒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近期我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大部地区气温-3-6℃,较常年偏高2-4℃;东北部及中部个别地区出现小雪,累计降水量为0.1-4.9mm,中西部大部地区基本无降水,降水较常年偏少0.1-3.7mm。

   二、趋势预测及备耕情况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我区除东部局部地区有小雪外,其余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持续的干旱和偏高气温对于土壤保墒增墒严重不利,结合气象预报和目前土壤墒情状况,预计我区农田土壤墒情将进一步下滑,墒情不足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燕山丘陵区和阴山北麓区发生春旱机率较大。

  从农业部门统计和农资调运情况看,全区大部地区备耕资金和农用物资准备充足,能够满足农民生产需求。内蒙古农业部门开展的“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组织万名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为我区农业生产和春播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目前,我区整地和春汇春灌工作已经自西向东逐步展开,大面积春播预计在4月下旬开始。

   三、措施建议

  一是中东部地区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准备工作,河套小麦播区未播种的进一步加快播种进度。

  二是建议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土壤逐步解冻,各地及时进行整地、汇地工作,要因墒汇地,根据土壤墒情实际状况,确定是否汇地以及灌水量的多少,同时开展节水灌溉、镇压农田、缩小灌溉田块、浇水留地头等措施减少灌溉用水量。

  三是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春旱易发区选购抗旱耐旱性强的作物品种,做好防旱抗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