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墒情简报(2016年第8期)

26.04.2016  13:17

   一、墒情状况

   1 、气象条件。 4月10日~4月23日,我区农业气象条件呈现“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不均”的特点,全区大部天气晴好,气温回升明显,利于春播生产。4月中旬,东部偏北和中部偏南地区降水量为5~15mm,其余地区不足5mm,全区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2成;旬内,全区平均气温为9℃,与常年同期相比,中西部大部和赤峰市东部平均气温偏高1℃~3℃,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2 、墒情变化。 现阶段,全区大部地区降雨偏少,土壤表层失墒较快,据全区各墒情监测旗县技术人员监测结果显示:我区燕山丘陵区局部(通辽市西南部、赤峰市大部)、阴山南北麓局部(乌兰察布市局部、呼和浩特市南部、鄂尔多斯市局部)墒情不足,局部地区旱情表现为中旱到重旱,其余地区墒情适宜,河套灌区局部墒情过多。

  据全区45个墒情监测旗县225个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全区1亿多亩耕地中,土壤墒情过多面积约为2%,主要分布在河套灌区和呼伦贝尔市北部;土壤墒情适宜面积约为70%;土壤墒情不足面积约为28%,具体墒情状况分布见附图。与去年同期相比墒情不足面积增加5个百分点,墒情适宜面积减少7个百分点,墒情过多面积增加2个百分点。

   二、趋势预测

  近期,西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中部地区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4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倍,其中东部偏西地区较常年偏多2倍以上,西部地区和中部偏北及东部偏南地区降水量预计为10mm,中部偏南、东部偏西地区及东北部大部地区降雨量预计为10-25mm。

  全区大部地区除呼伦贝尔市大部和兴安盟北部地区土壤未完全化冻外,其余地区已完全解冻,局部地区大风天气会使土壤水分蒸发加快,据预测,近期部分地区墒情下滑明显,全区墒情不足面积将扩大,尤其是燕山丘陵区和阴山北麓地区农田土壤墒情会持续下滑。整体来说,现阶段土壤水热条件利于春播。

   三、措施建议

   1 、小麦出苗,玉米播种。 河套灌区春小麦处于3叶期,长势喜人,农户要及时浇好分蘖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进其分蘖和幼穗分化,为丰产奠定基础。全区玉米播种工作已大范围展开,为保持农田土壤墒情,建议准备播种玉米的农户,提前耙地、滚地、阻断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渠道,减缓土壤墒情散失;同时玉米需肥量较大,幼苗时期需磷肥、钾肥较多,且磷钾肥不易流失,可以在铺膜时全部深施,全生育时期均需要氮肥且氮肥易流失应分次施入。

   2 、春季风大,安全生产。 春季风大,对设施农业生产不利。农户应及时加固大棚,以防棚舍垮塌造成损失。同时,气温回升,大棚要适时通风。农户要及时掌握春季蔬菜市场信息,合理安排成熟蔬菜上市,合理安排大棚种植,增加收入。

   3 、扩大春汇,不留残膜。 现阶段是整地备耕和春播的关键时期,建议农民要加快水利设施维修,增加灌溉面积,墒情不足地区要创造条件进行春汇,扩大春汇地面积,利于出苗保苗;同时,农户在整地耙地过程,特别要注意残膜的回收,残膜不但影响种子出苗,还能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

   4 、 “抢抓”培训,推广节水技术。 各级土肥部门要抓紧时间到田间地头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在农民播种期间下乡送科技,组织农民学习相关技术知识,“”住关键技术环节,大力推广抗旱品种、坐水点种、地膜覆盖、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同时要下发施肥建议卡,农户要按照建议卡配方及时购置肥料,避免农资上涨,建议农户在选购农资时到手续齐全、有规模、信誉好的经营门市购买农资产品,并索要购销凭证,妥善保存,以便发生纠纷时作为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