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在全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7.2017  12:32

            2017年7月12日到15日在呼伦贝尔市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共获得射箭等项目11个第一名、射弩等项目7个第二名、武术等项目11个第三名,奖牌数、金牌数仅次于呼伦贝尔市、锡林郭楞盟位列全区第三。这是我市参加全区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我市在民族体育运动赛事的重要突破。 
            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在这一届运动会上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一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市政府分管领导精心组织、全面筹划,将这项工作摆到了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与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共同总结我市参加历届民运会比赛项目和比赛成绩的基础上,反复考察其他盟市比赛项目和比赛成绩以及项目优势,深入查找我市参加民运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在本届民运会上参加中国式摔跤、押加、武术、射弩、博克、马术、蒙古象棋、蒙古族传统射箭等八个项目的比赛。为了在民运会上切实展示首府民族体育健儿风采,借助和发挥专业学校的优势,责成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二是市体校承担任务后,组成了由市体育局分管同志牵头的工作小组,抽调体校的精兵强将,确定了八支项目队的领队和教练员。体校教师克服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的困难,积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在较短时间完成了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各项目领队、教练员以及市体校的教职工通过校内、市内、区内不同范围选拔,采取个人报名、他人推荐、组织比赛等形式选拔各项目运动员,不仅在选拔运动员方面全力挖掘了我市的优秀少数民族队员,而且也从上级专业体育团体以及其他盟市选拔和交流了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少数民族队员和体育人才并顺利通过了组委会最终报名审核;四是根据各项目训练要求和运动员自身情况,确定100天的比赛前集中集训。各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比赛规程和训练计划进行,不仅注重了技术要领的掌握,也注重了细微之处的习惯养成,更注重了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完善。对于在外地集训的队员,项目负责人通过多种方式与队员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训练情况,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责成市民委、市体育局工作人员深入各项目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训练检查和慰问,对前期训练工作做了认真指导和了解;五是为做好经费、训练、出行和比赛各个环节,市民委、市体育局经过认真研究先后制定和印发了《代表团人员守则》、《比赛奖励办法》、《运动员训练补助和食宿补助发放说明》、《项目训练方案和计划》、《运动员安全责任书》、《赛马项目协议书》、《出行安全责任书》等规章制度,为代表团圆满参加民运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届民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近年来首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得益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得益于代表团严密和高效的组织保障工作,得益于各项目参赛运动员的积极努力和优异表现。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乌兰察布市举行,闭幕式上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