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撒下致富的种子

21.11.2015  19:51

在希望的田野上撒下致富的种子

 

又是一年丰收时,尽管大棚里闷热难耐,但仍掩不住老潘喜悦的心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桃来村种植户潘文华的设施大棚里,老潘一家人正忙着把成熟的甜瓜装在箱子里;在大棚外,看着一箱箱的甜瓜搬上了车,老潘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挣个十大几万一点也没问题,多亏了农行帮大忙。”潘文华高兴地说。老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精明人”也是种地的“老把式”,早几年就开始种大棚,可是由于资金有限,老是形不成规模。2014年农行磴口县支行通过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给老潘贷了4万元扶贫贷款,不仅解决了老潘新建大棚所需的资金,而且还对旧的棚舍进行了改造。现如今,老潘的设施农业大棚已发展到15亩,每亩地产值在10000元以上,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我们这儿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也很优越,农民朴实勤劳,但就是农民手头没钱,种养殖业上不了规模,没什么效益。”在桃来村当了十几年支书的周文义这样说。

桃来村地处磴口县隆盛合镇东南部,总人口1655人,有耕地面积75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早些年由于发展资金短缺,桃来村的农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种地没效益,养殖没产出,2013年桃来村户均收入只有5-7万元。

再肥沃的土地,也需要金融活水的浇灌。“去年,靠农业银行的800万元的贷款支持,我们村的设施农业从100多亩猛增到现在的550亩,养殖户发展到200多家,规模扩大了,成本就相应降低了,社员的收入也就增加了,这真是要感谢农行的支持啊!”谈到现在的情形,周文义书记高兴的说。

作为农牧民金融扶贫服务的“专业队”、“种子队”,在推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中,农业银行按照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下沉工作重心,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重点支持贫困嘎查村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牧户、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乳、肉、绒、瓜果等扶贫产业,对农牧民群众提供包括结算、理财等业务产品在内的全方位、综合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力保“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健康运行、稳步推进。

有了好的机制,更要有好的服务方式。金融服务“三农三牧”过程中,担保抵押无法落实始终是困扰着银行和农牧户的难题。为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农行总结推广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户+风险补偿金”等“金穗富农贷”8种模式和“金穗强农贷”6种模式。实践中,还广泛使用3户贷款中含1户贫困户(3+1)、5户贷款中含2户贫困户(5+2)的互助联保模式。创新开展了“奶源贷”,引入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试行了“人保财险新型养殖保险+动物资产抵押”的贷款模式,试点了土地(草场)经营权抵押贷款。

桃来村二社的刘金龙就是农行创新扶贫担保模式的受益者。作为一个养殖户,老刘总是想着扩大养殖规模,正好赶上“金融扶贫工程”的开展,老刘在两户邻居的担保下一下子就贷了5万元贷款。手里有钱了,规模上去了,老刘的养殖事业也步入了正轨。到今年,老刘的基础母羊已发展到56只,养殖总数超过了200多头(只),年收入预计在10万元以上。

说句实在话,能及时拿到贷款就让人高兴得了不得。没有想到的是,人家农行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把贷款送到我手里,农行的服务真是到家了。”老刘介绍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也结出了硕果。到8月末,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农行内蒙古分行累计投放“工程”项下贷款124.31亿元,覆盖了23.3万户农牧民和127家扶贫产业化龙头企业。

就这样,农业银行把致富的种子,撒播在了内蒙古肥沃的草场和耕地上,成为了农牧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使金融服务更加接“地气”,真正打通了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农行的金融之花绽放在了丰收的田野上!(农行内蒙古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