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熄灯行动在呼开展

21.03.2016  11:49

志愿者们点燃象征着“地球一小时”的“60”造型蜡烛

  今年3月19日,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的第10次“地球一小时”活动:20时30分到 21时30分,世界各地参与的城市、机构、社区和家庭,将关闭不必要的照明,以表达对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关心。我市将如何度过这一小时呢?市民们是否了解这项环保活动呢?记者走上街头就此进行了采访。

  商家活动丰富

  “5,4,3,2,1!熄灯了!”3月19日20时30分,呼和浩特万达文华酒店,在现场市民的倒计时声中,该酒店关闭了酒店大楼的LOGO灯光、将酒店公共区域同时调低至最暗照明,并关闭了墙体灯光。活动现场,来自的公益志愿者们进行了环保义唱,并点燃了象征着“地球一小时”的“60”造型的蜡烛。

  在采访中,来自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公益志愿者小温告诉记者,“现在雾霾、全球变暖这些有关环保的话题都非常受人关注。我认为,光喊口号没有用,最好是每个人都能用实际行动来为环保做点事情。

  随后,记者了解到,当晚该酒店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节约能耗500千瓦。当晚筹集到的慈善义卖捐款9841元也将全部捐赠给万达儿童基金会。

  据了解,19日晚,我市不少商家也别出心裁举办了各类活动。如呼和浩特喜来登酒店除了关闭酒店外部标牌照明设施,减弱或关闭酒店内部次要照明设施外,还向当晚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征集环保创意。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是第九次参与活动了。该酒店在当晚举办的荧光瑜伽课、不插电的音乐会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在我市的一家咖啡店,为了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该店还推出了市民自带水杯到店饮用咖啡可立减2元的活动。

  市民积极参与

  “为地球熄灯一小时,你愿意吗?”3月19日,记者在我市高校及繁华街区进行了采访。

  就读于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的大二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她不光响应该项活动,还在日常生活中给周围的同学宣传环境知识,呼吁大家都来保护环境。

  在我市一家企业上班的许先生表示,他一直积极投身环保,平时,他会让家人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住酒店时自带洗漱用具、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周末坚持绿色出行等。许先生说:“我女儿现在3岁了,我和妻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培养她的环保意识。”(刘芳)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