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25.09.2015  08:27

  原标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去年在乌兰察布市调研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尽快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早日过上好日子。就当地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情况,本报记者专访了乌兰察布市委书记王学丰、市长陶淑菊。

   [访谈] 精准扶贫不洒胡椒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难中之难在贫困地区。乌兰察布市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扶贫地区,国贫旗县占全区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占全区的五分之一,是自治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盟市,也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乌兰察布站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总结扶贫开发经验,完善思路和措施,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开发式、转移式、保障式扶贫“三路并举”,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和生态移民“三措并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扎实推进扶贫攻坚

  我们既抓住重点问题集中攻坚,又从政策层面提供保障,切实发挥好政府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村庄撤并建设规划、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带发展规划,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村逐户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计划,做到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帮扶干部到村到户,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包扶干部与扶贫对象的无缝对接,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坚持紧盯目标。2014-2017年,全市37.75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7年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我们根据各旗县市区的实际,确定了分年度脱贫任务,并配套相应的项目和措施,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累计实现15万人稳定脱贫。坚持突出重点。我们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措施为手段,围绕“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优势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六大建设任务,加大整村推进、金融扶贫和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工作力度。特别是把“十个全覆盖”作为最大的普惠工程,两年来,投资46.5亿元,完成1024个行政村的“十个全覆盖”任务,使92万群众受益。

   发挥社会联动作用,合力推进扶贫攻坚

  我们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扶贫开发合力。整合扶贫力量。以自治区8位省级领导联系我市8个重点贫困旗县为引领,健全和完善市级、县级领导联系贫困点机制。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和中央国家机关、区直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制定了《乌兰察布市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突出强化了贫困旗县的主体责任,完善了包联工作机制,有效统筹市级领导联系旗县市区的各项工作,建立起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破解资金瓶颈。在增加政府投入,部门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富农贷”“强农贷”,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增收致富项目,去年以来,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7.6亿元。发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17亿元、农户小额贷款2亿元。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为风险担保金,在部分嘎查村进行生产性贷款试点,用“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作为风险补偿资金,撬动金融信贷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解决扶贫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实施产业带动。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我们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培植壮大一批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走“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合作发展的路子。去年以来,引进雏鹰、大北农、蒙古王等一批龙头企业,落实“百千万”养殖工程808项,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更多贫困户加入到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大力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让贫困户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573个,基本实现了对贫困地区的全覆盖,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达到人均3000元左右。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打赢扶贫攻坚战,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激发起来,我们结合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坚持基础先行,优先解决路、水、电、通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增强群众的发展信心;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引导群众走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结合扶贫移民,引导群众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已累计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牧民4.6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

  [点评]精准扶贫“滴灌”到户

  赵树禄

  长期以来,乌兰察布市都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国贫旗县占全区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占全区五分之一。因此,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尽快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一直是乌兰察布市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序推进下,特别是得力于精准扶贫“滴灌”效应的助推,乌兰察布市一举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突破路径。

  新时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乌兰察布市坚持“三个三”统筹扶贫战略综合施策,尤其是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村逐户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计划,做到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帮扶干部到村到户,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包扶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推进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扶贫攻坚,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乌兰察布市鼓励各旗县发展与扶贫同步,各打各的优势仗,要求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坚持优先解决路、水、电、通讯等基础工程,引导群众走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路子,引导群众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牧民稳定增收渠道。这一系列“滴灌”政策和举措,让扶贫攻坚战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落实成效明显。(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