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防沙治沙 让绿色扮靓赤峰大地

20.06.2016  15:49

   林业厅政府网6月20日讯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荒漠化防治,实现绿色发展,惠及亿万百姓。

  赤峰市有中国四大沙地中的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且几乎横贯东西。占全市总土地面积32%的沙化土地,有1700万亩需要治理,治沙任务十分艰巨。此外,我市十年九旱,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地区,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1750至2000毫米,是降雨量的5至6倍。同时,我市也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和通道,是京津、辽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因此,治沙止漠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多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市”基本市策引领下,与沙害进行了长期艰苦抗争,并取得辉煌成就。全市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3258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4512万亩,增加1254万亩,年均增加78.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4603万立方米增加到6414万立方米,增加1811万立方米,年均增加11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5.6%提高到35.5%,增加9.9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6个百分点。土地沙化形势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变为“总体遏制,局部改善”。

  赤峰市森林面积和活力木蓄积量的增加以及沙化土地面积的减少,得益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防沙治沙工作的稳步推进,得益于各地因地制宜科学治沙的壮举。仅以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为例,今年我市建设任务为2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43.31万亩,占总任务的216%。仅在村庄绿化方面,全市就栽植各类苗木3320万株,其中乔木2549万株,灌木771万株,平均每个村庄栽植5266株,可以说用一年的时间基本补齐了过去几十年村庄绿化的短板。

  同时,在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过程中,坚持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更加注重沙化土地的自然修复,借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的实施,重点打造翁牛特旗响浩线穿沙公路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20万亩,使之成为全市防沙治沙的综合示范样板工程。事实证明,绿色回归后,沙地就会变宝地,林沙产业就会造福百姓。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开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作,早日构筑起祖国北方坚固的生态安全屏障,让塞外赤峰成为镶嵌在北疆的生态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