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面貌精神风貌大变化 全面小康路上携手勇向前

28.09.2016  04:10

    开栏语:

    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会议将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规划首府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过去五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项事业取得非凡成效。为充分总结梳理首府近年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举措成效,展示首府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党代会召开,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系列成就报道《治国理政这五年》专栏,展示首府新面貌,展望首府新发展。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深切期盼。

    “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也将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确保到2017年全市农村建档立卡的25362人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年均增长23.2%,在自治区率先脱贫;2018——2020年,确保全市2013年以来建档立卡中不稳定和易返贫的60659人稳定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年均增长35.7%……

    全面小康的核心在“全面”,近年来,我市在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注重生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奔小康路上掉队……短短几年,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这意味着,首府将努力以全新的姿态、全区最好的样板,力争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府速度:力争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府北部,作为国贫县的武川县追梦“绿富美”的步履从未停止。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依托冷凉的自然气候条件,组织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已初显成效。更重要的是,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到了家乡。

    因贫困一直在外打工的武川县圪顶盖村河北小泉自然村65岁村民王才才和老伴就因此而回到了家乡,进入村里的食用菌企业工作。“自从村里有了食用菌企业,我们老两口就从外面回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现在怎么也能收入六七万,去年我还被评上了企业的科技特派员。”王才才笑着告诉记者。

    其实,让王才才高兴的并不止这些,住上砖瓦房、走上水泥路、喝上干净水、养老有保障……老两口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从2014年至2016年,我市重点实施965个行政村所在地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涵盖了公共服务的主要方面,桩桩件件关注民生,将触角延伸到农民生活的细微之处。

    与王才才有相同感触的还有玉泉区宏丰小区居民薛半小。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薛半小老人告别了挨冻的历史,能暖暖和和地过冬了。我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及弱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王才才、薛半小生活面貌的改观,正是我市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高度关注民生的结果,也是首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补短板,尤其是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对首府而言,扶贫开发也体现出更高水平。从“输血”到“造血”,把重心转移到帮扶低收入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注重生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和低保救助力度,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无疑,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我市展现的,不仅是速度和力度,更是一颗壮志必酬的雄心、一份为民请命的深情。

     首府情怀:不让农民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让农民群众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掉队,这也是首府一直以来的坚持、实践与情怀。

    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以“四到村四到户”扶贫项目、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社会扶贫、建档立卡为抓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四有四无”“两保两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文明大行动为抓手,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间田野……从2014年起,我市按照自治区部署,在全市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把精准扶贫也纳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重点工作序列同步发力,使广大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精神风貌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稳步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交通一体化为纽带推动城乡间各类要素集聚和互联互通……首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开启了农村发展的大时代。而这也正是首府响应农民群众呼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入耳。直到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刻影响着首府的发展。

    这是一场由表及里的美丽蜕变:越来越多的乡村,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种植、蔬菜保护地建设、奶牛肉羊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销售等产业基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首府乡村活力迸发,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古村落悄然苏醒,农家乐遍地开花,民宿经济迅速崛起,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公共资源不断延伸,各项改革持续深入,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今天,美丽乡村已经成为首府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更是建设美丽首府的一个精致范本。不让乡村的家园和记忆荒芜,这充分体现了全面小康的首府情怀。

     首府内涵: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市实力经济不断增强,但如果GDP上去了,而群众的收入没有同步增长,还要为喝的水是不是干净、呼吸的空气是不是清新、吃的食物是不是安全、就医入学是不是还要找关系、上下班路上是不是通畅等问题而焦虑,我们又何谈全面小康的“高水平”?

    无疑,让人民有获得感,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全面小康的核心在全面,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注重生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每年召开的全市“两会”,首府人民都会充满期待,因为每年市政府都会为群众解决最关注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与之同步的则是,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的对于各项民生事业支出的财政投入力度。

    教育上,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加大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力度;养老上,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住房保障机制;医疗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模式,鼓励社会办医;文化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社会治理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这是首府为全面小康标注的新高度,更是为全市人民描绘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要顺应农牧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帮助农牧民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不仅凝聚着首府广大群众梦想,更为首府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结号。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期盼,勾勒出“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唯有鼓满风帆,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刘军)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