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发展要量水而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缺水问题在南方和北方都存在,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较少,世界上每人每年有7350立方米水资源,我国每人每年只有2100立方米水资源。我国水资源南北方分布不均,南方的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等四个流域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北方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内陆河等六个流域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此外,水污染也造成了水资源有效供给量减少。
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分布不均,使城市和山区降水规律发生改变,给城市供水带来了更大挑战。
地形雨是我国城市降水的主要类型。过去,由于城市小,城市附近的山区降水较多,人们可在山区修建水库,将降水汇集到库区用于城市供水。现在,城市规模扩大,雨岛效应和热岛效应等多现。城市上空上升的热气流强度大于山坡抬升的热气流强度,城市上空上升的热气流和冷空气汇合,使雨水大多降在了城区。降水多在城区,导致城市内涝,而水库里没有水,城市供水出现困难。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降水过程产生的水资源最有利于转化为城市供水。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性天气增多,中等强度降水越来越少,暴雨过程越来越多,难以产生有效的水资源。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等需求量增加,而水资源日益短缺,导致供需矛盾尖锐。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更多人来到城市,势必导致生活用水增加;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用水量也会增加;当下,我国共有9.3亿亩的农业灌溉面积,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2亿,粮食产量也将增加,农业用水量随之增加。从现在起到2030年,如何供应更多的水,将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挑战。
要解决城市缺水问题,首先,城市建设和发展要适水发展、量水而行。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以水定规模,以水谋发展,以水定格局。其次,要积极提高用水效率,做到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第三要以水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各行各业的用水工艺。第四,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控排污总量。
通过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就是要把取水的总量控制住,把用水效率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把污水的排放、入河量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从供给层面看,还要充分利用城市再生水,扩大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城市兴建水利工程,广泛开辟水源。(中国气象报记者宛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