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走基层·内蒙古篇】不让一户牧民掉队

08.05.2015  10:51

  原标题:不让一户牧民掉队

  4月的东乌穆珠沁草原寂静而清冷,山上积雪凝晖,远远望去还有些刺眼。越野车一路疾驰,路两边草场里若隐若现的绿意跳动着,不时闯入大伙儿的视线。

  “草原马上就要返青了。今年羊价还是不高,浩毕斯哈拉图不知道有啥新打算。”东乌旗农牧业局局长代钦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代钦介绍,浩毕斯哈拉图是额吉淖尔镇哈日高毕嘎查的嘎查长,牧民们在他的引导下,成立合作社,实施联户经营,富户帮扶贫困户,嘎查牧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说话间,我们到达目的地——哈日高毕畜牧专业合作社,见到了既是嘎查长又是合作社理事长的浩毕斯哈拉图。

  “去年收入怎么样?今年有什么新打算?”

  “去年一只羔羊能卖400多元,看今年的行情估计也不会涨太多。所以,养羊如果想挣钱,还是得联户规模化经营,节省雇用羊倌、租用草场等费用,节约成本,减少支出,实现增收。越是行情不好,越需要大伙抱成团儿。”浩毕斯哈拉图思路清晰。

  他告诉记者,去年嘎查有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儿: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全嘎查64户牧民实现了脱贫。

  “嘎查一共有196户人家,被我分成了7个组,由合作社成员任组长,每人包扶25至30户牧民,特困户由组长出资出力特别帮扶。我当嘎查长一天,就不能让一户牧民在致富的路上掉队。”

  这位朴实的蒙古族汉子,话不多,却句句暖心。也正是这份坚持,让牧民其其格一家的生活变了模样。

  见到其其格的时候,她正在羊圈里忙着。说起帮扶她家的事儿,其其格开心地笑了,领着大伙边看边介绍:“新房、暖棚和机井都是合作社帮扶给弄的,我家从40多只羊发展到现在的300只基础母羊,日子当然好过了。今年我接了150个羊羔,至少能收入5万元。”

  牧民新吉勒图也是受益贫困户之一。就在去年,由合作社担保给他贷了3万元,加上组长宝力更达赖的帮扶,他家买了羊,拉了网围栏,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只基础母羊。

  “没想别的,就是想着怎么能领着大家一同致富。”浩毕斯哈拉图说。在他看来,实现嘎查牧民共同致富,一方面要帮扶贫困户,另一方面要组织牧民发展家庭牧场。

  “只有把基础设施、草场和劳动力整合起来,让能人大户或者合作社带领牧民发展家庭牧场,实现统一购买饲草料,统一使用种公羊,统一出售羔羊,牧民在应对市场价格变化时才更有优势、更有话语权。”浩毕斯哈拉图说。

  踏实,肯干,有想法,敢投入,这就是心里装着嘎查牧民的浩毕斯哈拉图。在他的带领下,去年嘎查牧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多元。(记者王国英 刘春 巴依斯古楞)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