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底数字和代码 你懂吗?
呼和浩特市民云杰在逛超市时发现,有些塑料容器的底部标有数字,桶装牛奶、果汁饮料、矿泉水的瓶底,三角形里数字为“1”;桶装食用油底部三角形里的数字为“1”或“2”,且三角形下方有“PET”或“PETE”字样;一些化妆品瓶底的数字为“2”,并标有“PE—HD”字样;塑料旅行杯、桶装矿泉水底部大多标示为“7”,云杰想知道,塑料容器底部的数字具体含义是什么?
为此,记者采访了化学教师郑奕凯。据介绍,塑料容器底部数字及代码是塑料制品标识的一部分,数字和代码分别指该塑料容器本身主要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常见塑料材料有7种,分别用数字1至7标注。塑料代号“1”,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用于矿泉水瓶、饮料瓶的使用。耐温在70℃以下,装高温液体或加热易变形,会使有害物质融出,使用10个月会产生致癌物质;塑料代号“2”,是指高密度聚乙烯,常用于清洁用品、沐浴产品、塑料袋。这些容器最好不要循环使用;塑料代号“3”,是指聚氯乙烯,常用于玩具、地板、保鲜膜的使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毒物,容易致癌;塑料代号“4”,是指低密度聚乙烯,常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的使用。由于在较高温度下会软化甚至熔化,因此,食物放入微波炉前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塑料代号“5”,是指聚丙烯,常用于微波炉餐盒、保鲜盒、饮用水杯;塑料代号“6”,是指聚苯乙烯,常用于糕点盒、一次性餐盒盖。耐温在100℃以下,不适宜装热的、油的食物及酸性或碱性食品;塑料代号“7”,是指聚碳酸酯及其他类,用于制作奶瓶、太空瓶,不过这种材质的水杯在高温下很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
郑奕凯提醒市民:不同标识的塑料制品有不同用途,盲目乱用存在健康隐患。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容器随处可见,希望大家多了解塑料制品标识的含义及使用常识,正确使用塑料制品,杜绝盲目乱用对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