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你了解多少?

26.05.2016  12:02

  小满已过。万物蓬勃生长的夏季,正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如何在这一季节做到正确养生呢?本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杜锦辉。

   夏季易频发麦粒肿、红眼病、毛囊炎,也是中暑、胃肠型疾病的高发期

  “这段时间,来看病的患者大都是因为上火。”杜锦辉医生说,“虽然我区的夏季来得比较晚,而且与南方相比,夏季也没有那么潮热,比较偏干热。但难免还是会有频发的热性病,比如麦粒肿(针眼)、红眼病、毛囊炎等。” 不仅是上火,夏天也是中暑、胃肠型的疾病高发期。“中暑是因为人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中待得过久,胃肠病则是因为人们过食冷饮,比方说暴饮暴食冰镇啤酒、雪糕等寒凉食物,吃了一些不干净瓜果等引发的。”杜主任说,“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处在炎热、暴晒的环境中,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更不要一次吃太多,平时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储存。”除了要注意避免以上所谈到的夏季常见病,根据我区夏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的特点和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还要及时增减衣物、多补水,树立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贪凉不当会落下病根,容易引起胃疼、拉肚子、肌肉关节疼痛

  夏季养生的重点是要“因时制宜”。“热了就减衣,凉了加衣,不能过热,更不可贪凉。”杜医生说。很多人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空调吹冷风,运动得满身大汗后就用冷水冲凉,晚上为了凉快睡觉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这些贪凉行为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会落下病根。因为夏天人体的汗毛孔本来是张开的,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引起胃疼、拉肚子、肌肉关节疼痛。对于市面上的各种有解暑功效的凉茶,杜医生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年老体弱的人不适合多喝,容易引起胃凉。 人体湿气过重,身体很容易会感到困重和乏力,很多人认为夏季是通过艾灸、刮痧等方式排除身体内湿气的好季节。艾灸不是祛湿的,主要是驱寒,适用于虚寒体质的人,而且是秋冬以后比较适合。而刮痧实际上是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作用。这两种方式不是排除体内的湿气的科学方式。要想排除体内湿气,杜医生建议,除了要看人体内湿气存在的形式,还要知道体内引发湿邪的原因是什么,要找到病根。“因为人体中的脾、肺、肾三脏都和人体内的湿气有关系,比如脾虚引起的湿则需要健脾利湿,要根据引发湿邪的原因进行科学的排湿。可以通过食疗,比如吃山药、小豆缓解,但食疗的效果有限,最好还是要到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

   清淡饮食,适当午睡,动静结合,稳定情绪

  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人脑的生物钟兴奋期也会变长,很多人会选择晚睡。“睡眠时间可以适当推后,但不适合过晚,过晚睡会对人的身体恢复不利。而且晚睡早起不可避免地会使睡眠时间减少,所以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杜医生说。

  一到夏天,很多人会进行大量运动,出很多汗,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出汗为身体排毒。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在运动时大量排汗,是机体的局部代谢产物,如尿素、脂肪酸等随汗液排出体外,但是过度夸大出汗的排毒去湿作用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解毒器官是肾脏和肝脏,通过出汗获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适量的运动强度、结合合理的饮食等才能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运动中要及时补水,最好喝一点淡盐水,以补充因为出汗而流失的体内的钾元素。

  除了要注重动静相宜,夏季养生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得热性病,吃得太过油腻,人体消化能力跟不上,容易造成内热,外热和内热加在一起,人就容易生病。此外夏季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夏天还易感热邪,适当吃些味苦之物如苦瓜、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帮助消化、提神醒脑等功效。”同时,杜医生也建议,夏季养生除了“外养”更要注重“内养”,要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记者  史美越)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26日) 11版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