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移出一片新天地

13.07.2015  17:46

  近年来,多伦县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以生态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扶贫开发等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走进多伦县生态移民村民高永福家,跃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液晶电视、冰箱、电脑一应俱全。屋外太阳罩内,生菜、香菜等时令小菜绿意盎然。高永福告诉笔者:“原来在老村,盖房是土木结构的,卫生条件达不到。现在国家政策好,各方面扶持资金又强,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搬过来之后不仅改变了居住环境更改变了生活态度,你看这山青水秀的,比住城里的楼房好多了。”

  高永福说,以前旧居“出门是沟,抬头见山”“人养地,地养不活人。”自从搬到新家后,他从以前以养殖为主种植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改为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去年他种植了1000多亩马铃薯,收入就达70多万元。

  多伦县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二组位于乡直西北部15公里处,该地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2013年,经乡党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迁入区地处该组原址1.5公里处。如今的大耗来沟村2组真是大变样: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拔地而起,平坦的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新建的文化广场、公厕已投入使用,文化墙、垃圾池等正在加紧建设,樟子松、云杉等为“富民新村”增添勃勃生机。看到美丽的村庄,不仅村民的生活态度改变了,就连名字也改成了“富民新村”。多伦县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村委会主任孙建军说:“原址那块每年冬天雪也大,夏天水也大,给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都带来困难,现在正在进行装修,我们计划2015年的7月底全部入住。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前面是人居住的房屋,中间是圈舍,牛羊圈舍,再往后就是我们种植大棚,走农业牧业结合的一种经营模式,牛产出的粪便放到后面,种植出来一些生态的蔬菜。”

  居者已有其住所,耕者已有其良田,发展将有新天地,致富将有新途径,生活更有新保障,从“穷旮旯”走出的农民们将逐步开启美好幸福生活的崭新篇章。

  (李媛媛)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