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20多年蒙语琪琪格是汉族
原标题:教了20多年蒙语琪琪格是汉族
几十年过去了,除了父母,现在几乎没人记得“王爱爱”这个名字了,蒙古族小学的孩子们只知道有个深受他们喜爱的琪琪格老师——
琪琪格老师在课堂上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早就听说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有一位汉族女教师20多年来一直在蒙古族学校任教,与蒙古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拜访这位了不起的女老师。
这位老师名叫琪琪格,别看名字是蒙古族,但却是一位千真万确的汉族人。记者刚到的时候,琪琪格正在整理文件,一看到我们,“赛努?”熟练的蒙语问候让人倍感亲切。看起来,眼前这位女教师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乌拉特蒙古人”了。
琪琪格的老家在山西,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一家人迁到了当时的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额尔顿宝力高苏木白音华嘎查。那时嘎查里只有一所蒙古族小学,家人就把琪琪格姐妹3人送到了这所全蒙语授课的学校。“语言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到后来我说的蒙语已经很标准了,升学到公社学校都没人发现我是汉族。”琪琪格笑着回忆起刚上学的经历。
琪琪格求学的路上遇到过很多好老师,乌审花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当时班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是汉族,乌审花老师将她的汉语名字“王爱爱”改为“琪琪格”,她跟牧区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上课时乌审花老师经常问她有什么不懂的,还把讲课内容用汉语重新讲解。在乌审花老师的鼓励下,琪琪格渐渐攻破语言难关,爱上了蒙古族语言和文化。
现在,除了父母,几乎没人记得“王爱爱”这个名字了。琪琪格说:“老师赠予的‘琪琪格’这个名字更能代表我,我所有的档案资料上都是这个名字呢。”
琪琪格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恩师——初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敖其尔毕力格。“敖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那时候我就想长大以后当一名像敖老师一样的数学老师。”琪琪格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本自己的手稿纸说:“敖老师的字特别好看,我从初中开始就模仿,你看我现在写的蒙文差不多跟他的一样好看了。”
受两位老师的影响,琪琪格坚定了当教师的梦想。在她的努力下,1986年,琪琪格顺利考入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
1990年,琪琪格刚上班没多久,上级单位下文件要分开管理蒙古族小学跟中学。新建的小学基础设施差,校园内杂草丛生,更没有供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那时候,我们年轻,工作起来都特别积极,大家从家里带来竹筐和铁锹,花了几周的时间才把新校园填平。”为了牧区的孩子们,琪琪格不怕吃苦,恪尽职守,逐渐把这些蒙古族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一晃快30年过去了,现在,琪琪格是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党委书记,负责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在这之前,她担任过5届班主任、10多年的数学老师,培养了近500名学生,早已经桃李满天下,教出来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她本人也先后获得了“盟级学科带头人”、“百名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琪琪格说:“我热爱我的职业,看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我就想象乌审花老师、敖其尔毕力格老师那样,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民族人才。”
语言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位汉族女老师热爱和传播蒙古族语言文化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众人。(文/图 巴雅尔青格乐 翻译:香桃)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