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工商局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服务改革效能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工商局把强化信息化应用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抓手,从学习培训、数据质量录入、考核监督等方面狠抓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全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加强网络和数据中心建设。一是制定2014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点和《全市工商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应用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统一信息化目标考核标准,从业务软件应用制度建设、数据录入率、完整率、技能培训、网络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广告监测、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和市场监管方面的日常运用,实现了业务软件应用面达到100%、基础资料录入率达到100%、软件培训面达到100%的工作目标,提升了全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二是不定期对旗县区工商局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健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网络畅通运行。一是制定网络管理人员职责,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保密管理工作,实行网络机房值班制度,保持电话畅通,定期检查并调整网络机房的配电、配线以及防火、清洁等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二是制定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时开展系统维护,维护内容包括系统软件备份,应用数据备份等。清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网络的正常运作。三是建立健全了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办法,做好计算机设备的安全防护及病毒防治等工作,内外网络及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四是制定并严格遵守《巴彦淖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制度》和《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以及国家保密委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
三、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提升计算机应用工作水平。一是制定并引发了《巴彦淖尔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14年度干部信息化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OA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政府网站的维护和更新、综合业务应用等培训。在培训时,将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信息中心技术人员深入旗县区局和基层工商所解决软件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集中办班、分别辅导、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切实可行的效果。二是对重点工作配合业务科室开展专门培训。针对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12315申诉举报系统、案件录入、统计软件和保密软件进行了专门培训,对新推广软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上报区局和软件开发商,使其更加完善。三是开展了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为提高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开展了网络管理、病毒防范、OA软件和综合业务软件后台管理等多项技能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工作水平。
四、深入开展数据质量建设工作。一是建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季通报制度。定期对全市内资(含私营)、个体、农民合作社、案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以数据准确率进行全市排名,督促各地积极完善数据质量,今年共发布数据质量通报4期,对10000多条错误数据进行了修改和补录工作。二是加强了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按照日常检查、现场检查、专项检查三种方式,对全市数据质量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对市场主体不规范名称、注册资本异常进行了重点检查。三是集中解决了一批通过区局数据库后台调整的数据,如企业地址的行政区划不完整的,管辖机关为空值等问题。四是建立了畅通的上下沟通机制。以电话、邮件以及在线即时通等形式做好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利用检测工具对各地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并分类下发,指导各地进行集中修改。与上年相比,内资存续错误率降低1.04%,内资注吊销错误率增加3.45%;合伙、独资存续错误率降低16%,合伙、独资注吊销错误率增加3.21%;农民专业合作社存续错误率降低12.09%,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吊销错误率降低13%;个体存续错误率降低8.55%,个体注吊销错误率增加2.57%;案件错误率降低22.3%。
五、建立和完善红盾信息网各项功能,提高社会认知度。一是整合内外网栏目,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廉政建设和法制园地栏目,将市局开展的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信息及时在外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配合企业登记部门将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办事指南在外网公告,同时将新的登记注册表格进行调整,方便企业下载,同时取消了行政收费项目。三是确定了每星期更新一次信息。截止目前,共更新信息811条。(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