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 “金蛋蛋”

14.06.2016  14:44

  “想要提高坐瓜率,一个是整枝,一个是人工授粉。”这两天,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先锋村四组农民苗建平夫妇特别忙碌。为了提高大棚里的白梨脆香瓜的坐瓜率,他俩从早到晚都钻在大棚里。

  尽管棚内温度超过30度,但苗建平夫妇依然兴致勃勃。在他们眼中,这些瓜就是“金蛋蛋”,承载着他家一年的希望。

  “去年我家种了3棚香瓜,收入2万多元,每亩收入是大田作物的10倍多。”尝到甜头的苗建平今年又建了8个大棚,11个大棚全部种植白梨脆香瓜,并且都签了订单,6月初就能开园上市。“一个大棚按5000元计算,能挣7万多元。6月中旬再移栽一茬西红柿,一个棚两茬作物收入1万多元。”苗建平算着账,甭提心里多高兴了。

  先锋村是二道桥镇的贫困村之一,由于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一直以种植葵花、玉米、番茄等作物为主,村民生产经营一直滞后不前。2013年底,全村60户农户中,仅四、五组就有贫困户23户,农民年人均收入5300元,苗建平一家老小7口人年收入还不到3万元。

  “前几年我种20来亩大田,收成除了吃穿用,剩不了几个钱,生活挺困难的。”对比3年前窘迫的生活,现在的日子让苗建平热情满满。

  2014年,先锋村被确定为杭锦后旗“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帮扶村,通过因地制宜筛选适合本村发展的脱贫致富项目,在四、五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110多万元实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大棚100栋。

  “建大棚的时候,每个棚我们自己出5000多元,政府1亩地补贴8000多元。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们干劲儿十足。”

  2015年,先锋村整合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全村的危旧房和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危旧房改造114户,硬化巷道1公里,新建4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和占地35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广场,并配套了各种健身活动器材,沿原有的通村二青线、召头线公路两侧栽植各类苗木1.1万株,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同年,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先锋村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采取项目投入和农民自筹的办法,投资240多万元,建起200栋大棚,主要种植香瓜、西红柿等瓜菜,并组建了农民种植协会和流通协会,实现订单种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60元。

  今年,苗建平一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扩大钢架结构的设施农业的同时,正在建设两个温室大棚,还承包了70亩大田,在特色上做文章,种植有机小麦、玉米、蜜瓜、彩椒等农作物,成为全村种植大户,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这两年,政策扶持、项目开发好事连连,去年,连承包土地的收入,我家挣了10万多块钱。我估摸着今年我家的收入要超过20万元。”苗建平说。(记者张慧玲)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4日16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