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筑起温暖的家

21.01.2016  10:10

  史占花爱心捐助留守儿童

  史占花向记者说起在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时,满脸的自豪

  史占花为残疾人精心制作的服装产品,深受客户欢迎

  史占花为她的“助残基地”倾注全部心血,获得荣誉无数

  每个生产环节史占花都要求员工精益求精

  非公企业党员活动中心为党员相互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为行动不便的员工设计的无障碍通道

  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史占花为客户介绍产品

  在化德县长顺镇有这样一家以生产加工羊驼绒生活用品和防寒服装为主的工厂,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化德县助残基地。用常人的眼光来看,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作为化德县祥华福利厂总经理的史占花却不这么认为。她常说:“人的生命有圆有缺,残疾人群体不是不幸的,而是不便的,不能因为不便就放弃人生,我要帮助他们开创属于他们的人生。”

  祥华福利厂共有38名残疾人工人,他们全部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从他们手中生产出的御寒服装、绢花、中国结等手工艺品不计其数。来到这间工厂感受到的是史占花和她的“团队”对人生的豁达,自卑感在他们身上一点儿都看不到,而这一切都源于史占花的不懈坚持。

  1988年,史占花从化德县地毯厂下岗。面对人生的失意她没有停下脚步,怎样才能再就业成了史占花每天想得最多的问题。回想自己以前在地毯厂工作的经验,她有了建一家服装厂的想法。那年史占花奔波于银行贷款和厂房购买两点一线的路上,经过多次努力她终于建起了自己的工厂,万事俱备,只欠工厂招募工人。这时史占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要招募化德县的残疾人来工厂打工,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史占花道出了缘由:“下岗对我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我知道没有经济来源的艰辛。一个正常人都会被生活折磨打击,更何况是残疾人,他们的生活更是困难。我是共产党员,如今又自己当老板,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让他们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最终家人被她的善良和坚持打动,全力以赴的支持她的爱心事业。

  如今工厂以“扶老、助残、救孤、帮困”为企业发展宗旨,为更好地致力于助残事业和社会公益,让更多地残疾人合格上岗,史占花多次举办服装加工培训班,受训人数达1200人次,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100余个。厂里员工不论年龄大小,都亲切地叫她“大姐”。他们说:“是史大姐给我们创造了条件,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我们都尊敬她。”

  史占花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事迹很快在全区乃至全国传开。2014年5月16日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的史占花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翻开史占花的荣誉证书让人肃然起敬: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区红十字会爱心捐赠先进个人,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党代表,连续三届被评选为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道德模范和乌兰察布市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面对荣誉史占花没有沾沾自喜,她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带领残疾工人开创更广阔的天地,把自己的厂子办的风生水起,让全市的残疾人都能来这里做工,帮助残疾人真正的富起来。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