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生态环境好转 境内现大规模野生马鹿种群

21.03.2017  19:05

林业厅政府网3月21日讯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出现了大规模的野生马鹿种群。在这个叫高格斯台罕乌拉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对野生马鹿种群的活动痕迹分析,这里最多时候的数量达到3000多头。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森林公安局的民警,这几天正在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沙布台沟,给这里的马鹿投放草料。在1公里范围的山脉两侧,记者很容易就能用肉眼捕捉到马鹿,他们三五成群,在林中自由穿行。阿鲁科尔沁旗森林公安局罕山派出所民警朝格图那仁说:“平时这里有300至500头的马鹿,我们工作人员一周左右定期发放草料。” 马鹿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分布在高纬度、高寒地区,夜间栖息在树林中,清晨或傍晚下山觅食。对气候适应能力强,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寒冬也能生存。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上人为破坏,使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自2003年以来,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水源涵养区建设工程,并加大对盗猎野生动物打击力度,当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马鹿野生种群数量大幅回升,最多时数量达到了3000多头。(徐永升  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