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

16.01.2017  00:36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5日电(记者张丽娜、王靖)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乌云达来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游牧文化生态急剧变化,蒙古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逐渐被城市化和外来文化影响所消融变异,游牧文化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势。内蒙古作为蒙元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游牧民族传统生活区,需要尽快建立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

    鉴于维护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及游牧文化快速消失问题的紧迫性,乌云达来等政协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对全区游牧文化现状和草原生态环境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在不降低牧民生活水平、尊重当地牧民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内蒙古游牧民族分布、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中部的锡林郭勒、西部的阿拉善等北方游牧文化保留较完整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区域划定建设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保护。通过划定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有效地将游牧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草原生态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为了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7年开始,文化部开展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内蒙古目前已有包括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内的13个地区为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拟推荐并申报锡林郭勒盟为国家级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了加强全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还在草拟《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指导意见》。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