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祥:建好新农村 带富众乡邻

20.11.2014  20:51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新发村的果树基地,这些树苗已经全部成活了,我们种的是十分畅销的海棠果,明年上市以后,首茬果的价格可以卖到3块多钱一斤,每户村民当年就可以分得红利2000元。”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新发村党支部书记姚庆祥高兴地说。

  过去的新发村贫困落后,土地广种薄收,农民致富无路,住的是破败的土坯房,走的是泥泞的村路。今非昔比,如今的新发村,整齐的村间道路,错落有致的民房,气派的村部和种满了海棠果的村集体林地,无处不彰显着勃勃生机。而谈及这些变化,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村支书姚庆祥。

  姚庆祥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独自去外面闯荡。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赚了些钱的他回到家乡创业,养了几年的大车,攒下了一笔财富,自家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但当看到乡亲们还过着贫苦拮据的生活时,他的内心掀起了波澜。如何让家乡父老都过上好日子?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2009年,姚庆祥成立了“好兄弟”园林绿化公司,自己垫资为黄花塔拉苏木整修了街道,并修建了文化广场。这一作法让村民们深受触动。2012年换届选举时,姚庆祥以全票通过选举,当上了新发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后,姚庆祥“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新建村部。在他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下,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村部只用了108天就建设完成了。

  村部建好后,姚庆祥又“烧”起了“第二把火”,那就是带领由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组成的考察参观团,前往辽宁省兴城市的新农村“取经”。

  考察回来后,姚庆祥又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让大家逐步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着新生活。老党员张殿儒说:跟着姚书记干吧,他一定能带着我们走出致富的新路子。

  打开了村民的心结,姚庆祥赶紧“烧”起了“第三把火”。2013年,他牵头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并自掏腰包把已经卖出去的300亩村集体土地给买了回来,准备建设果园。姚庆祥多方咨询农业专家,最后决定种植最适宜当地土壤、销量也最好的海棠果。明年就是果子的成熟期,姚庆祥打算把林地发包出去,组织100户村民入股,每户3亩地并发放林权证。入股的村民每户当年就能获得2000元的分红,果园的林下经济还能让每户增收6000元。

  就这样一步步,姚庆祥走进了新发村人的心里。村民邵广成说:“姚书记心里装着我们呢,真心实意为我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我们实现脱贫致富梦。”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