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23.11.2015  10:4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24日

  “小康”是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早在西周时期,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体现了老百姓对宽裕、安乐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后来也多指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小康”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以新的内涵;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当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平均数,而且要看大多数,体现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深刻认识,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农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举凡人口大国,其发展过程中,吃饭问题始终无法回避。“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画饼充饥,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农业就是重中之重,而这,也是长久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将农业放在事关全局稳定的战略地位来考量的根本原因。其二,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农业人口始终占据较大比重,那这个国家的城市建设得再漂亮,城里人的收入再高,也代表不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必须要通过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衡量。

  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人口众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断的重要事实背景。换而言之,中国到2020年能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不在于北京,不在于上海,更不在于城市,关键在农村、农业和农民。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短的木板,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性因素”,如果短板总在木桶上“扯后腿”,即便长板比短板高出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装再多的水都会漏掉,装的水越多,浪费也就越大。想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补齐短板。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补齐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从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程度上来看,农业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约,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先说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协调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却稍显滞后,尽管我们的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但粮食安全仍面临挑战,部分粮食和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连创新高。此外,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很多农民务农积极性下降,外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乡务农、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上述问题制约着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将这些“绊脚石”搬开,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就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极易导致农业萎缩,回过头来还会导致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受阻。

  再来说改善农村面貌。当前,广大农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饮水安全、用电、水利设施、公路建设、边远地区出行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公共文化资源较为短缺,农村社会福利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差,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峻;村庄建设较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村容村貌较差,房屋分布无序。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挡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前的“绊脚石”,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说,改善农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最后来说农民收入。同其他行业和职业相比,我国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体较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2014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54.77%,但农村常住人口仍有6.2亿。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2.75:1,绝对差距为18355元。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更低,而国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在2:1以下。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尤其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更是难啃的“硬骨头”。收入水平较低,也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16674.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5414.5元,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08倍。农民收入是小康指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要素。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得到切实较快的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