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差距下的就业焦虑

01.07.2015  13:09

  ——二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7月,毕业季,首府地区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们也即将开始收拾行囊、告别舍友,迈出初涉社会的第一步。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遭遇到“史上最难就业季”。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再创新高,达到749万人。相较于“985”“211”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言,就读于占高校总量八成以上的二三本院校中的毕业生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当这批社会新鲜人满怀期待涌向社会之际,等待他们的却是“人增”、“岗减”、“薪降”的残酷境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刚刚过去的高考——一边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另一边则是很多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窘境和非重点大学的生源不足现象。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去年和今年人数有所增长,但生源下降已经不是近一两年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大趋势,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化。

  据记者了解,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出台,各高校招生办的老师也开始忙了起来:重点高校开始“掐尖”,一流学校“捡漏”,一般学校则需要开出诱人的条件吸引学生报考,一场争夺生源的战争也随之开启。

  而现实中则是更多的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们正奔波在各个就业会的现场、穿梭于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办公室。

  相较于“211”、“985”和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占我国高校总量80%的二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中的毕业生们,在这场就业季中更值得关注。

   漫漫求职路

  “像我们这种从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在夹缝中生存。”刚刚参加完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准备离开学校的张玮告诉记者,他毕业于自治区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市场营销。谈及求职经历,张玮用“艰难求职中”五个字来形容。在过去的一年多,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的经历可谓辛酸。

  2015年春节过后,张玮开始在网上搜寻工作机会,各种大企业的招聘他都投递了简历,结果无一例外,都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后来,他还报名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据他回忆,那段时间,周围同学找工作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看到其他人参加考试,自己又不想浪费时间,遂有此举,结果可想而知。

  张玮所在班级有近40名同学,初步统计,考上研究生的有3人;还有超过一半报考了公务员,但大多扮演了“炮灰”角色;有的在外地企业实习,未能转正;还有的家里条件不错,托父母关系找了家企业办了接收手续,目前在家待着天天刷求职网站,等着一个更好的职位从天而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像张玮一样的毕业生们,作为普通院校的一员,由于缺少“985”、“211”名校的光环护体,在这个被称作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中,被沦为就业市场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

  张玮清楚地记得去年冬天的一次面试经历:他乘火车到北京参加一公司的面试,这是一场群体面试,一圈坐了12个应届毕业生,按照毕业学校排序。从第一到第十一,其中最不知名的也是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毕业于我区这所二本院校的张玮,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位置。

  在这个“985”、“211”毕业生汇聚的竞技场,张玮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历”的差距,面试的结果当然没有给他任何惊喜。

  “梦想对于我们太奢侈,我现在最反感的词就是梦想。”张玮深有感触地说,“我想让更多人听听二三本院校还有高职高专同学真实的心声。”

  显然,在今年众多大学毕业生中,张玮和他的同学们是我市为数众多的二三本院校还有高职高专院校数目庞大的应届毕业生的缩影。

  “其实,张玮们才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这座金字塔的塔基,他们人数庞大、面目模糊却真实影响着高校‘就业率’的波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杨伊生表示。

   淡定的毕业生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与张玮这些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有所不同。不少三本院校的毕业生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却异常“淡定”。这群处于就业塔基的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着急”。

  而且这种“淡定”并不仅仅体现在就业这件事儿上。在我市某三本院校任教的张强也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从入学起,他所在的这所自治区三本院校的学生似乎就进入不了大学生的状态,除了极为少数的“上进生”,更多学生基本是碌碌无为地“混”完了大学时光。

  “有时候,我甚至比他们更着急、更忧虑、更恐慌,很替他们遗憾。”张强说。

  同样,让在我市一所三本院校任教的李欣更为担忧的是,在就业前景并不明朗、就业压力空前的情况下,她的学生完全不着急,对就业好像“都不太感兴趣”。作为毕业于“211”院校的一员,李欣觉得,学生们这种状态与自己上学时“太不一样了”。

  据我国一家教育咨询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至2013年,非“211”“985”院校与“211”“985”院校毕业生月工资水平相差600到900元,2013年非“211”“985”院校本科毕业生月平均工资是3447元。

  谈到未来规划,即将从我市一所院校专升本毕业的塔娜称自己并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她打算靠专科时学的计算机专业功底去北京找一份程序员的工作,“估计能找到一个月薪4000元左右的吧”。而班上还有一些同学则“都立志当公务员或考事业编”。

  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任教的一位老师认为,她非常理解二三本学生找工作的难处,“他们与重点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在数字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就业方向不一样,多是比较艰苦的地方。”

  对此,张强认为,这种状态是学生自身主观性不强和所处环境共同造成的。他说,事实上,学生们想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个“好”工作,二三本院校学生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层次。一线城市的好机会大多都被名校毕业生占据了,客观来说这些学生在能力上也稍占优势,而一些技术性的岗位又倾向于聘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以,“二三本院校学生基本上都在二三线城市找工作,这些城市的就业气氛并不紧张。”

  “刚入学时,我拼命问自己,难道就甘心读完大学四年回到县城里找个月薪2000元的工作吗?我的答案是‘不甘心’。可没几个月,我像是被这个环境磨平了,慢慢地接受了现实……”现在的张玮觉得,回家找个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也不错,压力不大还可以住在家里,不像准备去北上广找机会的同学,没毕业就开始愁工作、户口,有了工作开始愁房子、车子。

   焦虑的毕业生

  即将从我市某三本院校毕业的王涛在大学期间取得了多个证书,并且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同时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也较为丰富,但他在求职中却屡遭“滑铁卢”。王涛告诉记者,自己投出十多份简历,没有收到一封面试通知。而他的一位学长在考上“985”院校研究生后,简历几乎“百发百中”,并最终顺利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难道十多个从业资格证书竟然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王涛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像王涛这样的非重点院校毕业生求职遭拒的背后,是不少“非名校”毕业生面临的集体焦虑。

  记者查阅王涛的简历发现,在其所提供的证书中,奖学金、资格证书、荣誉证书……涵盖种类众多,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不同级别。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其实,王涛的困惑,只是数量庞大的非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尴尬的一个缩影。

  “相较于‘211’、‘985’和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们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就业辅导中心一位老师说。

  “不画硬杠杠,没法淘汰人。”在我市日前举行的一场高校招聘会上,一位负责企业招聘的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单位共有10个岗位招聘,收到简历超过300份。在应聘者数量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设置研究生学历或者“985”、“211”院校门槛,成了用人单位“不得已”的选择。

  “普通院校的优秀学生,确实不一定比重点院校的普通学生工作能力差。但是,这里边存在一个概率的问题,毕竟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作为一种筛选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素质进行了分层。”我市一家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张先生认为,一些需要较强研究能力或者较为核心的工作岗位,确实会优先考虑研究生或者重点院校的毕业生。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韩成福也指出,高校学科定位混乱、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王涛们的就业窘境,“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设置体系、动态质量检测机制和必要的选拔淘汰机制,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

  而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事实上,想要通过各种证书为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记者采访的几位大学生都表示,他们都考了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等“标配”证书,还参加了托福和雅思考试。

  王涛坦言,以前为获得一些证书而付出的努力有些盲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就业市场关心匹配度和揽证大学生们对待证书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人单位显得冷静而理性。

  记者采访多位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发现,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是多数用人单位筛选简历时的主要“门槛”。教育背景包括学历层次和院校层次,工作经验包括工作技能、工作时间、培训经历等。“岗位需求”、“岗位与求职者的匹配度”则是他们反复强调的考量因素。

  我市一家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证书并非越多越好,重要的是与岗位需求匹配。”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证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求职者的学习能力或工作态度,不过一般情况下,专业性证书的含金量并不是由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判断,而是反馈给专业部门进行考量,“荣誉证书的加分一般很少”。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除律师、翻译、会计等有特殊技能需求的岗位外,通常并不会对职业技能证书做出硬性要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即时就业能力和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市一所二本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顾老师认为,优秀人才不问出处,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更应该尽早确立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重点地打造自身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定好位才能更好发展

  “随着大量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在增长,学校的级别也在提升,但是教育水平却没有增长。本来,传统上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模式的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的普惠面也无可厚非,但是相应的教育模式应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那么相应的,就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大量升级的院校,却没有采用职业教育的模式,而是仍旧采用精英教育的模式,但却没有精英教育的水平。结果培养出来大量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既没有科研能力又没有动手能力,既无法和传统的重点院校毕业生竞争,也无法和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竞争。”刘致华认为,谈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很多人往往归咎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不是毕业生数量大于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大量毕业生的水平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二是大量人才的培养方向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数量上的,而是水平上和结构上的。”

  一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人,届时18至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教育模式的错位,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数据表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如果这个大环境不去认识它,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期望值不调整,就业难还将持续存在。”杨伊生表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能让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带来的挑战是,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理想的岗位将很困难。“研究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增量总计9400万人,只有一半毕业生能到‘白领’岗位就业,剩下一半要到‘蓝领’和‘灰领’岗位。蓝领将是大学毕业生新的重要的空间,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就业的需要。”杨伊生说。

  对此,张玮多少显得有些坦然受之,“我感觉现在的确是难,没有办法,教育产业化于我受益,于就业不受益。”

  不过,相对于张玮这样的二本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的就业率却略呈升高状态。

  陈昕是我市一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几年严格的职业培训后,他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陈昕告诉记者,有些用人单位为能留住他们学校的毕业生,底薪可以给到每月2500至3000元,并且包食宿,还给交社保。

  陈昕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们,在今年的“最难就业季”中,跟“张玮们”求职的艰辛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觉得这个有点可惜了,今年的所谓‘最难就业季’,高校应该反思自己的责任。”刘致华认为,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阶段,占高校总数80%的普通院校如果继续照搬“985”、“211”的办学思路、培养人才模式,那么留给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们的就业之路必将越来越狭窄。“现在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痛下决心,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大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时候了,如果不调整结构,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越来越严峻。”刘致华说。

  好在对于这个结构性的深层次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亦有总体认识。教育部曾颁布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把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制定、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和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更明确提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这种现实让学生对大学该做什么并没有清楚的定位,我更希望学生们该愁的还得愁,该紧张的还得紧张,不然空有文凭,以后的路会越来越难走。最年轻气盛的时候还是该奋斗!学生自己要调整,学校教育也要反思。”张强说。(记者刘军文/图)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