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出一片生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侧记

15.05.2015  18:11

  “大学生创业,资金和场地是两大难题,政府让我们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以及1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大大减轻了公司的负担,增强了我们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近日,市海纳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郑宇如是说。

  郑宇告诉记者:“2011年创业初期,公司运营的乌海家园网注册用户仅有几千人,而今年的用户注册量已突破10万人次,网站日访问量达8000多人次。如今,公司已组建了自己的创作团队,在本地新媒体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海纳信息科技公司只是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4家企业中的一个,以互联网服务为主业。

  2014年,我市依托市劳动保障大厦腾退出的办公场所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分为创业孵化区和服务区,孵化区可提供20多间创业孵化场所,服务区则设有创业指导服务大厅、培训教室、公共服务区等。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扶持信息产业类、文化创意类、家政服务类等比较成熟的非生产加工型企业项目,创业项目和人员入驻运作后将享受优惠的创业孵化政策,即前2年场地租赁费100%免收、第三年场地租赁费按同等地段市场租赁价格标准的30%收取,同时可享受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技能培训、专家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支持和服务。

  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入驻创业实体14户,带动就业122人,其中大学生60人。针对大学生群体,我市积极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互动“1+3”机制,全力提供免费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补助、创业扶持等系列服务。2014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13414万元,其中为74名大学生发放1310万元,带动291人实现就业。

  “今年4月,自治区首家智慧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它的成立,有助于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发挥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创新、难题破解、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市就业服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创业孵化基地将本着“以人为本、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理念,引导入园创业实体及其团队紧密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院士团队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努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孵化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刘春霞)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