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生贵的美学人生

13.10.2015  11:18

宋生贵近照。

  宋生贵的名字,在我区文学艺术界、教育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但对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真正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他的人品艺德,知根打底的人就更少了。尽管过往对他介绍的文字也不少,但能够明辨洞察其价值所在的见解和阐释却很少见到。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周年的日子里,记者带着对一位知名学者的崇敬和探索其内心世界的兴致,采访了他。 深秋时节,记者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宋生贵先生。几句交谈,便为他善气迎人、言和心顺的待人接物风格所打动,加上他茹古涵今的学识,以及对当前文学艺术现状的广见洽闻和明了洞见,更让人肃然起敬。和书写所有成功的人士一样,成长史便是其对信念的坚守和奋斗的历史。宋生贵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和坚守,同样对此有着生动的诠释。

   笃学无涯的寒门学子

  宋生贵并非生在书香门第,他的家乡在原乌兰察布盟和林县古城夭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不过,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也有知书明理、诗书继世的潜在理念,这对一个农民的儿子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没有任何选择的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宋生贵当年就被选拔为公社的代课教师。学校是从小学直到高中“一条龙”式的,宋生贵既教初中语文,还教高中物理,同时还担任小学的图画课教学。乡村的教学环境,给他创造了安心读书的机会。

  在那个时代,上大学是通过推荐,也就是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宋生贵虽然书教得很好,而且做梦都想跨进大学的殿堂,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荐上大学却与他无缘。明白了这个道理,宋生贵就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自己最大的乐趣中,即读书与写作。他想尽各种办法找能找到的书来读,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名著和典籍,这期间,他已经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和通讯报道作品,连续几年被评为“两报两台”(《内蒙古日报》《乌兰察布日报》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乌兰察布人民广播电台)优秀通讯员。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宋生贵和一批有知识的青年一样,迎来了新希望的曙光。1979年,宋生贵参加高考,取得了324分的成绩,超出当年录取分数线49分。他的成绩在全县考生中名列前茅。穷乡僻壤有人考上了大学,这一消息一下子震惊了十里八乡,乡亲们都为他高兴,为他祝贺。她的母亲更是激动得满眼饱含了泪水!踌躇满志的宋生贵一心想着实现他的作家梦,报考志愿填报的全是名牌高校,包括第一志愿北大中文系。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由于填报志愿之误,最终被录取到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入学报到后得知,宋生贵是当年该校新生中考分最高的。学校无法选择,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可以自己去把握。1981年,由于学业特别突出,他毕业留校当了一名文学理论教师。

  “那个时候,人们学习都像着魔一样!”宋生贵回忆起当年的上学情况,感慨万端:全国人民刚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那些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们,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当时,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早早地来到教室学习,每天晚上教室里的灯都是很晚才熄灯,有的人学习晚了,干脆就在教室里趴在课桌上睡着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跑完步,匆匆地吃完早饭,又开始学习。 出身寒门的宋生贵对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苛求,平日里吃饭的唯一去处就是学校食堂,至于下饭馆那可是极少有的奢望。宋生贵说,那时候因有读书的快乐和心境的宁适,大学生活虽然只是一段极平凡的经历,但回想起来却觉得很富有诗意,那本身就是不事雕饰、内涵隽永的诗。其中,宁静,优雅,可谓是这“诗”最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