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政府“掏腰包”百村“争先进”

04.11.2015  13:37

   创新机制助推“十个全覆盖”

  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元宝山区平庄镇黄安铺三组热闹非凡——全村老少齐动员,砌院墙、清垃圾、挖路基,一片热闹景象。

  黄安铺三组的队长谢国辉告诉记者,他们村是一个自然营子,名字叫财源村,村里不到百户人家,现在全村上下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参加区里的评比活动,验收合格可提前获得“十个全覆盖”专项资金,化冻后就能开工进行街巷路硬化。

  据了解,元宝山区共有66个行政村,152个自然村。为进一步扩大“十个全覆盖”工程惠民范围、受益人群,元宝山区将“十个全覆盖”工作提质扩面,转战自然村,出台了《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及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办法》,在自然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即自然村在先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照申报条件逐一自查,满足申报条件的向镇乡作出承诺,由镇乡综合评比后申报街巷硬化项目,再由区“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按标准进行评审,评选出100个自然村,拨付专项资金实施街巷硬化工程。资金分配标准为50户以下的每村100万元,50户—200户的每村150万元,200户以上的每村200万元。

  在平庄镇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填写《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及环境综合整治申报表》,前来交申报材料的两家村队长胡文合对记者说:“政府掏钱给我们办好事,这么大的力度,我们一定得积极争取,评上先进村,快点修好路,让老百姓早点享受到‘十个全覆盖’的温暖。”(驻站记者刘晓冉)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