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草原生态补奖这一轮该咋干?

28.06.2016  23:39

  2011年,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解决由于过度放牧、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农牧民就业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落实好这项政策,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牧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近5年来,我区争取国家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投入草原生态补奖资金300亿元,惠及146万户、534万农牧民。草原的一些禁牧区生态得到恢复,牧民收入增加。

  然而,草原生态脆弱,恢复周期长。目前,我区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正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

  今后,我区如何扎实做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落实工作?如何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这篇“大文章”?如何在处理好保护草原生态、增加牧民收入、发展草畜产业三者关系中破题解难,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利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就此问题与太仆寺旗委书记宝日夫以及四子王旗委副书记、旗长赵利国进行对话。

   抓好6项工作让好政策收到好效果

      对话人:

太仆寺旗委书记宝日夫

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巴依斯古楞

              核心提示: 科学合理划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将唯一的纯牧业苏木贡宝拉格20 个嘎查的106 万亩草场继续列入奖补范围,其中20 万亩打草场全部列为禁牧区,其余86万亩列入草畜平衡区。补奖资金发放与禁牧、草畜平衡责任履行相挂钩。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成立旗、苏木、嘎查三级阶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领导机构和基层管护小组,落实责任区和责任人,进行巡回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       

              巴依斯古楞:2011 年,国家在我区等8 个省区启动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今年,国家又启动了新一轮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首先请宝书记谈谈您对这一政策的认识和感受。

              宝日夫:我认为,国家启动实施的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草原牧区打赢扶贫攻坚战、维护民族团结的有力支撑。在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中,加大了中央财政对草原补奖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取消原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二是加大绩效评价奖励资金投入,继续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奖励;三是调整完善半农半牧区政策实施方式。这些调整也表明了国家实施好新一轮补奖机制的决心以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巴依斯古楞: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不但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还要实现草原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好牧民的利益,促进牧民增收。那么,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太仆寺旗的牧民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哪些方面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
              宝日夫:目前,太仆寺旗人口多,属于全国贫困旗县,牧区以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为主,生产经营方式仍相对落后,牧户收入受市场影响较大,且草场较少,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对保障当地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后,通过继续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以有效保护草原,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
              巴依斯古楞:随着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牧民传统放牧观念逐步改变,保护草原已成为自觉,被动减畜正在向主动减畜、责任减畜、科学减畜方向转变,草原生态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请问宝书记太仆寺旗在新一轮的补奖机制的实施中,采取哪些措施,使这项国家政策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宝日夫:为扎实做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工作,太仆寺旗将在总结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识,通过严抓六个方面的工作,全面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

              第一,科学合理划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中,太旗以草原普查与监测数据为依据,以落实上一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为基础,将我旗唯一的纯牧业苏木贡宝拉格20 个嘎查的106 万亩草场继续列入奖补范围,其中20 万亩打草场全部列为禁牧区,其余86 万亩列入草畜平衡区。

              第二,严格执行禁牧、草畜平衡制度。禁牧区禁止放牧,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严厉打击偷牧、夜牧、滥牧行为,打草场严格科学合理利用。草畜平衡区执行严格的平衡制度,以天然草原承载能力为根本,综合畜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生产方式转变,牧民增收等因素科学合理核定草畜平衡区载畜量,核定牧业年度载畜量标准。

              第三,补奖资金发放与禁牧、草畜平衡责任履行相挂钩。建立奖惩制度,根据畜牧业生产需要,资金下达后草畜平衡资金先发放60%,其余40%依据牧业年度牲畜清点结果,苏木、嘎查出具发放意见,年底前苏木财政所对达到禁牧、草畜平衡标准的具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的农牧户,兑现其余40%的资金。禁牧区,未落实禁牧任务的牧户,扣发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区,未落实草畜平衡任务的牧户,视超载程度,扣发剩余40%补助资金。  

              第四,全力抓好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网络等多元化的新闻载体,以及进村入户宣讲培训、发放政策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让广大基层干部、牧民充分知晓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保证政策平稳过渡,全面落实。

              第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成立旗、苏木、嘎查三级阶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领导机构和基层管护小组,落实责任区和责任人,进行巡回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规
违法案件。健全完善草原监督管理机构,配足专职草原监督管理人员,足额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草原监理队伍依法监管。各级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义务落实到
人。草原所有权单位和使用权单位与草原承包经营者签订阶段性禁牧责任书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同时规范草原生态奖补信息系统工作,细化受益人电子档案。
              第六,坚持技术指导和配套扶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支撑团队,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建立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对草原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监测,对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全程进行成效监测评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百姓声音】带领牧民争取更好的效益

            哈斯额尔敦,贡宝拉格苏木包恩本嘎查党支部书记。包恩本嘎查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地区。由于过去长期进行掠夺式放牧,盲目追求牲畜头数,使这里的草场退化相当严重。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充分挖掘草场的生产潜力,增强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里的牧民长期以来进行了建立“万亩草库伦”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在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后,这里全部纳入到草畜平衡区,每家每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助金,不仅让牧民们更加爱护赖以生存的草原,还切实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哈斯额尔敦家里经营着1200 亩地,在第一轮的补奖机制的实施中,他家每年能够拿到近2000元的补助金。他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要真正带领牧民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使他们对这项国策有更深的了解,以此巩固好已取得的成效,争取在新一轮的补奖机制的实施期间争取更大的效益。(文/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巴依斯古楞)

              【背景链接】 太仆寺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最南端,与河北省交界,距首都北京350 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旗。近年来,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补植补造、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完成生态治理13.6 万亩,重点区域绿化5500 亩,生态脆弱区扶贫移民112户、502 人,森林覆盖率达到23%。该旗在牧区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农区继续实行除牛以外畜种全年禁牧、牛季节性休牧,牧区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禁牧制度、季节性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