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调解委员会服务民生大舞台
“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使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变化的背后,除了政府的大力投入,也离不开万亩滩村调解委员会的积极努力。
万亩滩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去年11月。当时,万亩滩村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刚开始不久,由于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宅基地等纠纷,工程进度受到了影响。
为了加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从调解委员会成立的那天起,不论刮风下雨,每天一大早,调解委员会的成员都会准时来到村委会的办公室,把近期遇到困难和问题上报,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和对策。
万亩滩村村主任段和平说:“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因为统一院墙,一些居民怕自己吃亏,为不足一米的地方也会从中阻挠,更别说修路时会距离他家下水井过近、拆猪圈这样影响他们利益的‘大事’了。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就专门成立了由各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7人组成的调解委员会,专门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行调解。”
李俊是万亩滩村的居民,去年年底,他家在统一院墙时因为宅基地问题和邻居产生了矛盾,由于两家都不肯让步,致使当时的施工队停工十多天。看着两家都在赌气,调解委员会决定上门去试一试。
万亩滩村妇女主任王江萍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砖拉过去了,工人也到了,可就是不能施工。我们调解委员会就上门分别给两家做工作,做一次不行咱就做两次,第二次上门时李俊挺高姿态,答应自己让步。”
记者来到李俊家,说起这个事儿,李俊对调解委员会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实际上我们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而且在这个村住了几十年了,因为这么点地方,争来争去的,现在想想也有点不值。可在那时,自己有点不服,心想我又不是没理,凭啥让我让,就想争口气,可争来争去争得面红耳赤,把多年的邻居情义都给争没了。调解委员会上门调解,说的都是咱老百姓的家常话,掰开了揉碎了给讲道理,我决定让步,也没感觉损失多少。”
段和平说,这样的调解算是比较顺利的,很多纠纷上门调解少则三四趟、多则十来趟,白天不行晚上调解也是常有的事儿。今年4月,村里在修建一条南北通道的时候,一户居民的老房子正好挡在了路中间,为了说服这户居民拆除旧房子,调解小组多次上门做工作,由于最初的方案未能获得居民认可,后来调解小组还打起了感情牌,多次协商后,最终顺利打通了这条重要通道。
万亩滩村调解委员会成员高占荣说:“在调解中,因为多是几十年的交情,粗一点细一点的话都能说,所以就打感情牌,像串门一样坐在一起唠一唠,说说村容村貌整治后将带给村民的变化、带给村里的变化,唠着唠着就把想不通村民的心结打开了。如果还不行,我们就找来他的家人或亲戚帮着做工作,工作做得多了,做到位了,从前的摇头就变成点头了。”
说起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车永子连声夸赞:“要不是调解委员会工作做得细,村里哪能这么快就变得这么漂亮。”如今,万亩滩村的村民都享受到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幸福和美丽,但在这背后,有着万亩滩村调解委员会成员辛勤的付出。他们成功地调解各类纠纷60多起,为村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万亩滩村调解委员会细致的工作,打开了村民的心结,也为“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