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04.01.2017  00:02

   本报评论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标志性的指标是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的召开,再度吹响了消灭贫困的进军号角。这是2017年第一个全区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总攻的决战阶段,按照我区2019基本完成、2020年巩固提高的时限要求,还剩3年时间,往后要平均每年减贫近20万人,时间紧、任务重,常规打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任务,必须采取更准、更实、更硬的政策举措,超常规、大力度补短板、挖潜力、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役。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扣不好、扣不准,后面的举措就容易跑偏。精准识别要贯穿精准脱贫始终,既要在弄清楚贫困人口数量的同时,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搞明白,找准“穷根”、明确靶向;也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脱贫一个销号一个,成熟一个摘帽一个,不拖延、不急躁、不图虚名;还要在脱贫认定上和群众一起算账,让大家心里真正认账,避免“被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发展产业才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金钥匙”。我区幅员辽阔,各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上千差万别,应该立足自身实际,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划产业、制定政策、设计项目、安排资金,通过“菜单式”扶贫模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既是我区一些地方贫困的外在表现,也是脱贫的内在制约。推进脱贫攻坚,就要在改善发展条件上集中突破。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地区在出行、饮水、用水、上网、住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不懈保护好生态环境,让贫困地区发展面貌尽快好起来。

  推进脱贫攻坚,既要想方设法把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上来,又要不遗余力把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搞上去。我们要按照守住民生底线的原则要求,坚持把就业作为脱贫之要,多管齐下、分门别类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问题;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深化医改、创新机制,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等问题,避免因病致贫返贫;织密社会保障网,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

  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不能搞成“独角戏”。推进脱贫攻坚,必须激发内力、用好外力。要不断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合作,统筹推进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和社会扶贫工作,充分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杜绝“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实,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以超常规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责任编辑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