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30名小朋友走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排队有序进入基地
4月23日,本报《带我去玩吧》栏目组织30名小朋友走进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他们也是基地的首批小参观者。在基地工作人员带领下,小朋友们升国旗、参观展厅、参与趣味问答,在基地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法治课。
孩子们学法积极性高
当天8时许,孩子们来到了呼和浩特市检察院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该基地于4月11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集“教、学、用”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基地。布展面积为600平方米,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多媒体互动技术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元素和图案,例如电子答题系统、互联网签名台、星星灯、航天模型器等,并设有“殷切希望”“幸福旅程”“成长烦恼”“护航花季”和“法伴我行”5个主题展区,内容环环相扣,在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同时,寓教于乐,重点突出体验和感悟,力求使青少年有所得、有所悟。
在当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15岁。尽管他们年龄还小,但是他们一致认为,法律是神圣的,对检察院、反贪局这些平时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更是充满了无限好奇。当得知本报上午有法制活动时,不少孩子纷纷放弃了上兴趣课的时间来报名参加,李易萱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关于法制学习,孩子们平时接触的比较少,一听说《北方新报》组织了法制活动,不仅孩子想来,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也想一起来参加活动!”
6岁的陈晨在妈妈的带领下第一个来到现场。刚走进基地,陈晨便被展厅内色彩艳丽的漫画吸引住了,一个人静静地参观起来。陈晨的妈妈说,陈晨平时很少接触到法律知识,她想让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学法懂法。
了解人民检察院
9时许,孩子们和家长都到齐了。法制基地内,伴着徐徐的春风,基地工作人员召集孩子们举行一次神圣的升国旗仪式。当嘹亮的国歌奏起,整个基地一片肃静,孩子们行注目礼,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
随后,孩子们有序地排好队伍,在基地工作人员小雨姐姐的带领下,走进展厅参观。幸运的是,他们成为这里开放后第一批参观体验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检察院是干什么的吗?”小雨姐姐的第一个问题就把小朋友们难倒了,他们纷纷摇头。小雨姐姐告诉大家,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构,负责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案件,也就是抓贪官。此外,还要对公安机关、法院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
“爸爸,检察院也太厉害了,对公安和法院都能监督?”“对呀,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权利是平等的,这就是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公安局的警察,还是法院的法官,权利再大,都有权力机关来管你,如果犯了错误,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王悦曾参加过本报组织的特警警营体验活动,也参加过法院少年法庭模拟开庭的活动,他曾认为法官的职业非常神圣,也曾觉得法官的权力很大,而今天的活动则让他对法律、国家司法机关、监督机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朋友的理想
“小朋友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法制基地工作人员小雨姐姐问大家。谈及理想,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将来我想当一名语文老师。”10岁小朋友王梓涵说。9岁的陶力思表示,将来要当一名地质学家。9岁的孟令怀的回答很拉风,他说自己的理想是要当一名赛车手。
在“幸福旅程”展区,小雨姐姐开始带孩子们参观讲解,观看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成长过程。
小雨姐姐边走边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对青少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说,“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毛主席曾经说,“你们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只有有了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将来才会成为有理想的一代,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努力共同创建一个好的法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法制环境,许多青少年从小就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所谓的远大理想也就成了空谈了。
听完小雨姐姐关于法制重要性的讲解,小朋友们纷纷点头称是。
在法制模拟答题环节,孩子们守在一个个触摸屏旁边,自己动手操作起来,可惜面对有关国家、法律机关、监督机关等生僻的字眼时,他们犯愁了,纷纷把爸爸妈妈拉来救助,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讨论问题,慎重选择。在学校,没有一次考试能像今天这样活泼,还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
承诺做守法的好孩子
在“成长的烦恼”主题展区,小到青少年打架、吸毒、偷盗,大到大学生林森浩毒死室友的刑事犯罪案例,尽管内容严肃,但是全部采用了漫画的方式表达,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不仅如此,旁边,还配有一副孟母三迁的漫画。旨在告诉家长和孩子们,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何选择好的朋友、良好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朋友们,你们看,漫画中的这位小朋友满脸委屈,脸上挂着泪珠,原来,他的父母离婚了,他便独自在社会上流浪,由于交友不慎,他跟一位大哥,在社会上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可是,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陷入了毒品犯罪中。”小雨姐姐一边讲解,一边问小朋友,从这则漫画中学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要谨慎交友。”有的说要“严禁毒品”。
当讲到林森浩的案例时,孩子们唏嘘不已。小雨姐姐告诉孩子们,要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思想,有心事儿的时候,面对难处,要及时和老师、爸爸妈妈等亲密的人沟通解决,不要压抑在心底,要懂得法律知识,不要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除了活生生的案例,基地展板旁边还有4部电话,接听后是一个个青少年犯罪的忏悔自述,生动形象,孩子们一个个排队接听,听完这些青少年的人生经历,个个感慨不已。
在写保证书的环节,孩子们纷纷在网络屏幕上签名,承诺做一名守法的好孩子,并试图通过邮件的形式,发到父母的邮箱。
法律知识抢答
在少年模拟法庭内,基地工作人员专门为小朋友们组织了一场法律知识抢答,小雨姐姐准备了20道简单的法制问题,内容基本来自当天的讲解。
“小明一个人在家,突然一位叔叔敲门,让小明开门。请问,小明的下列哪种做法最危险?”没等小雨姐姐念完选项,孩子们便纷纷举手抢答。而基地的王老师,还为每一个抢答正确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了,小明由妈妈抚养,那爸爸是不是没有孩子的探视权?不再是孩子的监护人了?”“小明喜欢同学的东西,强行拿来当成自己的用,这样做合法吗?”“受同学欺负,小明想找几个人替自己出出气,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问题的选项还没结束,孩子们就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基地的王老师一直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认真听小雨姐姐的讲解,是否遵守了参观的纪律。
活动结束时,6岁的陈晨、5岁半的庞涵、8岁半的郭柏桐分别被评为最佳参观者,基地王老师还为他们颁发了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拿到证书后,小朋友们兴奋不已。庞涵的妈妈说:“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份惊喜。这期活动真是太精彩了!”文·摄影/本报记者刘惠郝少英
[责任编辑 王美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