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走进法庭“审理”抢劫案

16.12.2015  11:04

  原标题:小记者走进法庭“审理”抢劫案

 

  证人作证

  小法官神情严肃

  合影留念

  小法警“押”着被告人等待入场

  穿法袍、敲法槌、开庭审理案件……12月8日,本报“带我去玩吧”专栏“小记者阳光普法”系列活动启动,12日,活动首站走进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18名小记者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法警等角色,体验模拟法庭开庭。在模拟法庭上,小记者们就一桩青少年抢劫案件进行模拟审理,学习法律知识,亲身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

   被告一角难分配

  “小记者阳光普法”活动一启动,就引来无数小记者的眼球。他们纷纷报名,对即将要模拟开庭的案子,对神秘又威严的法官角色充满了好奇。

  然而,当看到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提供来的剧本时,记者犯愁了。整整9页近9000字,尽管案件本身是一个有关未成年人持刀抢劫的案子,可剧本有极强的法律专业性,剧本中许多法律术语,就是对跑政法口的记者来说,理解起来也并不那么容易。提前一天,记者就把剧本发到了小记者们的家长那里,希望帮助孩子们提前预习剧本,认识生字。

  拿到剧本后,小记者们最关心的是自己能演什么角色,许多孩子通过爸爸妈妈的微信询问记者自己被分了什么角色。他们最渴望的角色是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对被害人、被告人母亲等角色兴趣不大。最让记者犯愁的是,被告一角始终没人认领。家长们私下里对记者说,孩子们对法官的角色都非常期待,他们表达出的对正义、公平的追求很直接、很强烈。然而,对像被告那样拿刀抢劫的反面角色却敬而远之。

  最终,经过记者和法官们多次协商,综合考虑到这样一个角色有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被告一角暂由成年人来扮演。其他角色,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等情况进行了分配。

   严肃认真的小法警

  当日8时30分,小记者们陆续来到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模拟开庭正式开始之前,记者看到,小记者们顾不上打闹聊天,而是纷纷拿出剧本温习台词。别看这些小记者们年龄多为八九岁,读完近9000字的剧本基本没有问题。“我再熟悉熟悉剧本。”9岁的韩林睿一来到法院,便拿出剧本读了起来,他正在熟悉自己的角色——审判员,经过几遍的练习,韩林睿已经能流畅地读出自己的台词了。而在前往法院的路上,扮演公诉人的郑凯文在前一天已经熟悉剧本的基础上,再一次对剧本进行了温习,他要针对辩护人的观点进行答辩。记者发现,孩子们手中的剧本都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对不认识的字都标注了拼音。

  在小记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是5岁的小男孩崔益恺。“阿姨,我是法警。”一见到记者,他就主动和记者交流。在分配角色时,考虑到他年龄小,在认字方面有难度,便让其饰演没有台词的法警。“阿姨,我很喜欢法警,不过,下次能不能让我演个有台词的呀!”崔益恺自信地告诉记者,他也想当主角。崔益凯的妈妈说,孩子虽然年龄小,但这个9000字的剧本,基本能读下来。

  模拟法庭开始前,5岁的崔益凯和7岁的胡博睿认真地候在法庭外,神情严肃地“押着”被告,等待着上场。自始至终,法警们没有台词,但是他们“恪尽职守”,一直站立在被告旁边。

   模拟效果出乎意料

  模拟审判在少年法庭进行,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女孩儿声音清脆,神情严肃,原本窃窃私语的旁听席内,顿时鸦雀无声。人们很快就被法庭应有的严肃气氛感染了。

  全体起立,审判长、审判员身穿法袍入场,一切都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审判长一脸严肃,法槌敲响,被告在4个小法警的押送下,进入法庭。

  审判长:被告人陈号,这是你的真实姓名吗?

  被告人:是。

  审判长:是否还有其他名字?

  被告人:没有其他名字。

  审判长:出生年月?

  被告人:我出生于2000年5月。

  审判长:家庭住址?

  被告人:东城区。

  审判长:现在的职业?

  被告人:在校初中一年级学生。

  ……

  庭审过程中,审判长的讯问,公诉人的慷慨陈词,辩护人的据理力争,被告的忏悔,一切进行得有模有样。

  旁听席内,家长们看得津津有味,纷纷为孩子们的出色表演暗暗叫好。孩子们之前只看了台词,没有时间排练,甚至连合作的小记者之间都没有见过面,可表演中配合得非常完美。

  少年法庭两位年轻的女法官任丽娜、张小睿私下问记者是否排练过了,记者摇头,她们伸出大拇指来,毕竟最大的孩子才12岁,多数重要角色均由八九岁的孩子担任,发挥得这么好真是出乎意料。

   95后实习生客串被告

  来到法院前,被告人的角色还没有认定,记者决定让年龄较小的实习生小马来出演。小马事后说,“当得知我要演被告人时,我先是懵了一下,怀疑自己是否能把这一角色完成好,带着些许无奈与不安,我决定硬着头皮试一下……”在拿到剧本后,她开始认真阅读起来,并且很快对整个剧情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被告人陈号是因为没钱上网打游戏而心生歹念,持一把弹簧跳刀抢劫了一名同学并把其手划伤,虽然陈号作案时未满16周岁,但是这一举动已经构成了犯罪。

  庭审开始后,随着审判长一声“法警提被告人陈号到庭”,小马被4名小法警死死拽住“押入”法庭。小马感慨地告诉记者,“孩子们这一举动和认真的态度感染了我,让我慢慢地进入了角色,惴惴不安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看着大家零失误的表现,我也尽力完成好角色,诚恳地在法庭上承认‘我’的过错,怀着一颗悔过之心接受教育。”

  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最后陈述、当庭宣判,各个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1个多小时后,随着小审判长宣布闭庭,敲击法槌,模拟开庭结束了,孩子们和家长们恋恋不舍地走出法庭。小马在一旁激动地说:“虽然我面对的是一群小朋友模拟开庭,但是我仍然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和审判的庄严。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学法懂法,在生活中当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难忘的经历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扮演审判长的角色,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法官这个职业的向往,以及幼小心灵对正义、公平的追求。

  孩子们在活动开始前,到1号大法庭参观,孩子们满怀敬畏地来到高高的审判长席上。一向对于拍照兴趣不大的他们,主动让爸爸妈妈们拍个照,留个纪念。在法官的介绍下,他们开始懵懂地理解公平、正义、法制、法律。

  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争相走上少年法庭审判长席,轮流穿上法袍留影,他们早就想摸摸法槌了,穿好法袍,便拿起法槌轻轻地敲锤。法官一边帮助孩子们穿法袍,一边告诉他们说,在开庭时,法官穿法官袍审理案件,黑色代表庄重和严肃;红色前襟配有装饰性金黄色领扣,与国旗的配色一致,体现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而神圣的法槌,它的底座是方的,锤子是圆的,这是象征着要有规矩。

  “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小记者柴正的妈妈说,这次模拟开庭,柴正扮演了审判长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难忘、非常珍贵的经历。还有一些妈妈说,这段经历,或许会对孩子们将来的职业选择有影响,将来,他们或许也会成为法官、公诉人、律师。(文·摄影/记者 刘惠 郝少英 实习生 马晓婷)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