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跟班儿许玉娥
许玉娥:这个就是当年的我。
总排干工地上,五原和胜村和胜5队的许玉娥总是跟在李贵身后,陪他干最苦最重最脏的活儿,比如说赶着牛车陪李贵接肥。
夜里送棉衣
在动员大会上,大家急于改变土地盐碱化的热情被李贵调动起来,和胜村的男女老少都要上排干挖渠,并成立了一支由8个年轻姑娘组成的“铁姑娘突击队”,许玉娥任队长。
总排干开挖了,参战人数众多,房子都让给年纪大的人住了,“铁姑娘突击队”的姑娘们就挤在羊圈里搭的草棚里过夜。白天干活儿,腿脚都泡在冰水里,姑娘们的脚都冻开了血口子;夜里洗脚,总有人忍不住疼痛,低声啜泣。
数九寒天,睡在羊圈里的姑娘们冻得睡不着觉。夜里,总会有个身影去羊圈送几件黄棉军大衣。大家知道,这是李贵的身影,李贵怕她们冷,又来送棉大衣了。刚开始,姑娘们不好意思盖,身上的虱子到处乱跑,万一爬到领导们的棉大衣上咋办?
一大早,李贵叫姑娘们干活儿时,会拿走棉大衣。心细的李贵发现姑娘们并没有盖棉大衣,向来不发火的他就质问许玉娥:“为什么不盖上棉大衣睡觉?”许玉娥很羞涩,不敢吐露实情,只是说怕弄脏棉大衣。听了这个解释,李贵哪肯罢休,责令她们晚上睡觉必须“盖暖了”,说衣服再好也没有人重要。
自从盖上棉大衣,姑娘们睡得很踏实,白天干活儿更卖力了。
说唱快板剧
每天,李贵担土的身影穿梭在挖排干大军中。在他的感召下,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不想在家呆着了,争着抢着要上排干。这样,人都去挖排干了,很多人家里就没人了。许玉娥编了一首快板剧,挖排干时说唱给大家听:
油盐酱醋调货葱,猪肉羊肉带味精。早上是猪肉炒白菜心,中午是素油烙烙饼,晚上再把馒头蒸。民工吃上香喷喷,挖开排干才有精神。老婆儿老汉孙子都要上排干,最后谁来把门看,最后丢下锁子把门看、把门看。
许玉娥唱出了当时的现状,用歌声感染着工地上的每个人。第一次听到许玉娥的快板剧,李贵笑着说:“咋能想起来了?”他批准许玉娥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到其他工地上“巡回演出”,鼓舞挖排干大军的士气。
亲自送编制
总排干疏通后,许玉娥凭着能说会唱,考上了巴盟歌舞团。在那里,她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工作了半年多,她的编制始终没有落实,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她硬着头皮找到了李贵,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曾经那个赶着牛车陪李贵接肥的姑娘,好不容易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这是件好事儿嘛!李贵当即答应帮她。忐忑的许玉娥回到歌舞团焦灼地等待李贵的消息。
一周后,李贵把许玉娥的编制送到了歌舞团,许玉娥惊讶地张大嘴巴说:“这么快?”李贵笑了笑,嘱咐她安心工作。
一起忆当年
后来,升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李贵回到临河,已经成家生子的许玉娥听说后,叫上当年一起劳动过的一个“铁姑娘”来到李贵下榻的宾馆。警卫员当即拦下她们,说是未经通传不准进入。
许玉娥说:“你就说赶牛车的姑娘来了,李部长肯定会接见我们。”警卫员半信半疑地进入李贵的房间。不一会儿,警卫员跑出来说:“你们面子真大,李部长叫你们赶快进去。”
那天,她们和李贵聊到很晚。已经70多岁的李贵还清楚地记得在和胜村的日子,村里每个村民的名字,他都能叫上来。
今天,许玉娥59岁了,回想起和李贵一起挖排干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