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呈现多样化——内蒙古2015年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见闻

25.09.2015  17:21

数据显示,今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创下了历史之最,就业之路更加复杂与严峻。而从近日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来看,找工作似乎又轻松了许多。本次交流会开通了支撑全区现场招聘活动的就业云平台,其运用“互联网+”整合规范了全区各级各类现场招工求职洽谈集市,开创了多平台多方式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新局面,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毕业于重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会计系的雨婷,来呼市找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早已厌倦了招聘会混乱场面的她,这一次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这回这个交流会这么先进,像这台求职自助终端机,虽然小巧玲珑但功能强大,一台机器包括了现场求职超市和网上求职超市的所有功能,自身还具备查询功能和总控功能,一次操作下来,耗时不到5分钟,实在是太方便了。”雨婷说,身份证一刷,即可享受智能求职、搜索岗位、发送求职简历、查寻社保账户实名就业服务。

本次交流会通过以“互联网+”模式创业的企业实务展示、以“互联网+”模式服务中小企业的系列展示、以“创业咖啡”引领的“互联网+”创业的对接方式展示,引导全区走向智慧创业。交流会现场为各盟市企业代表配备了移动智能桌面,求职者可刷取身份证实名投递电子简历,实现无纸化实名求职。而“大学生网上求职超市”系统、“人才E站”客户端等一系列终端产品构成网上求职平台,实现服务在身边、在眼前。

“互联网+”亲子农场的创业品牌——可意网,让城里人选用农村百姓家的院落种菜、养猪,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时察看和监管,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安置96名大学生成功就业,并帮助618名返乡大学生及农民成功创业,这么好的创业项目让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跃跃欲试。与其艰难就业,不如主动创业,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王宇红告诉记者:“我学的材料成型专业比较冷门,一时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所以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互联网+’现在是热门也是趋势,可以考虑。”

记者看到,在“互联网+”展厅徘徊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而除了可意网外,现场还有可在行进中订餐点菜的创业品牌——百灵鸟,有为创业就业提供“相亲与邂逅”的人才交流空间——创业咖啡,还有3D打印、阿里巴巴、大侠网、互联网金融贷款网、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流动党员之家等17个亮点项目,都是实操实务地展现,令人耳目一新。

(记者 武子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