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侧记

26.06.2016  22:39

艺术之“根”深扎于人民的“热土”

——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侧记

  盛夏时节,繁花似锦。6月的呼和浩特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美丽的内蒙古将再一次刷新文艺精品创作的新高度。6月25日晚,乌兰恰特华灯初上,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如约而至。开幕式上,以记录短片形式回顾了12届草原文化节的光辉历程。12年来,在草原最美的季节邂逅草原文化节已经成为草原人民的一种文化习惯;12年来,草原文化节成为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化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美表达。幕布徐徐拉开,观众被话剧《热土》带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故事发生在1938年至1947年,党中央派遣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干部教师,奔赴晋察冀、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冀察热辽地区,创办联合大学“鲁艺”或分院。其中,冀察热辽联大“鲁艺”就创办在原昭乌达盟(现赤峰市)的宁城县。由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话剧团演出的《热土》,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演绎了冀察热辽“鲁艺”在赤峰办学的故事,一群“烽火草原鲁艺人”在一幕幕的场景变换中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身穿围裙手拿勺子的安波,明明是院长,却被误认为厨房大师傅。知情人讲述安波在搜集民歌路上,差点被狼袭击的桥段。为了学习艺术,院长拜陈影匠为师……剧情一点点展开,观众却在安静中开始思索。当由安波加工整理的《牧歌》响起,64岁的专业编剧霍秀华泪如雨下。这是她小时候就会吟唱的歌曲,诗意的旋律和悠远的意境已经成为她心中美好的文化烙印。1978年,她在赤峰市(原昭乌达盟)曾经和这些“鲁艺”人一起工作过,舞台上的人分明就是她亦师亦友的故人。伴着《牧歌》悠扬的旋律,舞台开始旋转,旋转中仿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牧歌》就这样在草原上,在世界上开始了久远的流传。导演宋国峰坐在观众席里,平静地观看着。在他看来,贯穿话剧《热土》的是一个大命题:“鲁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是什么?70年前的文艺精英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植根于人民大众的热土。去年,《热土》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隆重上演。他通过一段往事给了人们答案: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而男主人公安波的扮演者齐昕欣则认为,这部戏让他发现了一条通往艺术正途的朝圣之路,也提升了他的人生境界。突然,轰炸机声响起。老百姓冯玉兰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鲁艺”学员,同时使安波装着民歌曲谱的背包得以保存。在人们陷入无限悲痛之时,胜利的号角吹响了。一阵喧嚣过后,舞台再次旋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安波双膝跪地,在震撼的呼麦和民族音乐的背景下手捧热土,“人民万岁”在舞台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回响……观众们从座位上站起来,剧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热土》谢幕了,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舞蹈演员阿荣高娃坐在台下热泪盈眶,作为一个直接服务农牧民的基层文艺工作者,《热土》中人民和文艺团体之间鱼水交融的感觉,让她更加坚定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信念。

  12年来,草原文化节紧密切入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命题,我区文艺工作者紧紧扎根人民,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创作出40多个门类的文化精品。话剧《热土》在开幕式上谢幕,却拉开了本届草原文化节展演剧目的大幕。接下来展演的优秀剧目都是我区文艺工作者抒写人民,为人民抒写的扛鼎之作:音乐剧《相思树》根据兴安盟阿尔山市一个边防连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蒙古剧《驼乡新传》通过塑造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形象,反映出年轻一代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精神面貌,二人台《河套魂》取材于河套大地上老百姓的生活,民族歌剧《爱在胡杨》以“感动内蒙古人物”苏和为原型,歌颂他坚守在大漠深处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