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骆驼齐集乌拉特后旗尽展民族风采

04.01.2017  23:05

         

1月1日,走进神奇、魅力无限的后旗潮格温都尔镇,这里浩瀚无垠的蓝天和草原让人视野宽阔,五颜六色的彩旗随风飘展,喧嚣的人群点亮整个草原。这个纯净洁白的冰雪世界,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欢声雀跃、欣喜若狂。

盛大的节日现场,牧民们将万峰骆驼齐集潮格温都尔镇那达慕会场,热情欢迎远方客人们的到来。开幕式正式启动,一曲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乌拉特人民的热情和欢呼,感受到了茫茫戈壁草原中的天籁之音。紧接着,由16名武警战士和3名升旗手组成的国旗方阵、由100名身着盛装、手捧哈达的各界人士组成的乌拉特迎宾方阵、由60名来自蒙古国、 阿拉善呼伦贝尔鄂尔多斯包头 等地驼球运动员组成的驼球方阵、由30名弓箭手组成的弓箭手方阵、由70峰骆驼和70名民兵组成的守边民兵骆驼方阵等10支方阵队陆续出场。

来自蒙古国的30多名运动员、来宾以及中旗、后旗、包头、乌海、临河、阿拉善、鄂尔多斯等四面八方的客人顿时将会场包围得水泄不通。知名名俗专家巴图苏和代表乌拉特戈壁红驼协会组织圣火仪式,并进行了骆驼祭祀。3名身着民族服饰,手持火炬的骆驼骑手交接圣火,由后旗旗委书记巴图点燃圣火。

蒙古国原副总理、蒙古国丝绸之路领导小组组长、蒙古国骆驼球赛创始人、世界骆驼保护协会会长策·奥云巴特尔致辞并献礼。此次活动很好地提升了人们保护骆驼,传承红驼文化的意识,也发展壮大了骆驼产业。

旗委书记巴图等领导为骆驼文化产业方面的杰出代表、优秀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生态保护标兵、骆驼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骆驼文化体育产业突出贡献人士颁奖。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开幕式。

此次骆驼文化旅游节,还举办了蒙古国小商品展、摄影展、公驼选美、哈日靶比赛等活动。旨在弘扬骆驼文化,打造展示后旗形象新名片,助力后旗“绿色崛起、赛过江南”。

骆驼驿站式接力赛规模空前

□本报记者  孙慧

1月1日下午,魅力 巴彦淖尔 ·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的亮点活动之一——长达50公里的驿站式骆驼接力赛精彩开赛,比赛现场激动人心。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骑手们身姿矫健,挥鞭驱驰着骆驼加速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冲出起跑线。霎那间,整个会场沸腾起来,前来围观的游客们欢快地呼喊着。大约两小时之后,观看比赛的人群再次涌向起点,“快看,骆驼回来喽”,牧民们远远地望着那头奔跑的骆驼呐喊着,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等待拍下精彩的瞬间。只见,一名勇猛的骑手骑着自己心爱的骆驼满载而归,在众人的目光中奔向终点,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本次比赛是后旗首次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驿站式骆驼接力赛,有8个代表队近百峰骆驼参赛。经过一下午的激烈角逐,阿拉善右旗代表队以1小时46分52秒的傲人成绩夺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获得奖金6万元。阿拉善左旗代表队和后旗的巴音忽热西队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奖金为4万元、2万元。

公驼也来参加选美

□本报记者  嘎茹迪

1月2日,魅力巴彦淖尔·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选最美公驼比赛如期开展。来自各盟市的43峰种公驼参加了比赛。

体质外貌、毛色、体重、绒毛品质,都是评比种公驼的重要参考指标,获得特等奖的后旗获各琦苏木前达门嘎查牧民查干朝鲁自信地说:“我这峰公驼就是正宗的戈壁红驼。”他还跟记者朋友们开玩笑到:“能拿冠军说明评委们还是比较有眼光的。”

据悉,戈壁红驼属于世界珍贵畜种,是乌拉特部落牧民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是国家二级保护畜种,素有“草原珍珠”美称。随着近年来后旗政府保护生态、保护红驼措施的实施,濒临灭绝的戈壁红驼呈现出喜人的恢复性增长态势。据统计,戈壁红驼数量已经从保护区成立时的4000多峰发展到了现在的4万多峰。

最美骆驼之家赢得掌声

□本报记者  格更塔娜

在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上,除了唱重头戏的驼球赛、骆驼速度赛、乘驼射箭、挤驼奶等赛事活动以外,从蒙古国引进的最美骆驼之家选美活动成为备受瞩目的一大看点,此项活动在全国也是首例。活动吸引了众多骆驼爱好者,共有来自后旗的30个牧民家庭和两个蒙古国家庭前来参加。

乌拉特蒙古族在寒冷的北疆草原上,穿着鲜艳且宽大的蒙古袍,牵着各自的“佳丽”竞逐最美骆驼之家,形成了一道冬天草原的风景线。

比赛最终名列第一位的是来自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哈哨嘎查的牧民图娜拉金一家,他们身着红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蓝色的腰带,牵着心爱的白骆驼,将蒙古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唏嘘。

百人挤驼奶奶香四溢

□本报记者  孙慧

1月2日,魅力巴彦淖尔·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技能活动火热开赛,其中最为精彩的挤驼奶比赛一开场,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及牧民的目光。

待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迅速将小骆驼牵到母骆驼身边吸了几口之后,便提着小木桶用娴熟的手法开始挤奶。在30分钟的限定时间里,小木桶内的驼奶渐渐溢满,赛场上驼奶飘香,热情洋溢……

本次挤驼奶比赛共有13个队40峰母驼、100多人参加,每组挤3峰驼,获得冠军的驼奶当场进行拍卖。选手大多是来自周边西尼乌素、巴音努如、巴音呼热嘎查的牧民。

最终,选手巴拉登以3.555千克的成绩获得本次挤驼奶比赛的第一名,获奖金3000元。

手工泥塑展现无尽魅力

□本报记者  格更塔娜

形态逼真的戈壁红驼、威风的搏克手、活灵活现的养驼人……在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期间,民间艺术家额尔德尼精雕细琢的泥塑展厅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人们不禁赞叹,驻足观看。

此次展览展出的40多件泥塑作品种类多样,在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泥塑中浓缩了乌拉特民族传统文化。

“这些作品太生动、逼真了,用这种泥塑的方式体现我们牧民生活中的细节,真的是非常有意义。”前来参观的呼和温都尔嘎查牧民那木尔赞叹道。

乌拉特泥塑,讲究选材精细,制作精良,作品原料主要来自于后旗潮格温都尔镇乌兰敖包地区细腻的红色黏土,经过选泥、泡泥、捣泥、雕刻、阴干等若干程序,一件作品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方能完成。乌拉特泥塑的最大功力在于笔触细腻,造型生动,描绘精致,色彩独特,其中体现了艺人精湛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是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乘驼射箭  赚足眼球

□本报记者  格更塔娜

1月1日,在后旗举办的魅力巴彦淖尔·丝绸之路·首届国际骆驼文化节之际,来自全市各地的20余名牧民朋友带来了精彩的乘驼射箭(哈日靶)比赛,赚足了观众和媒体的眼球。

来自中旗甘其毛都的牧民赵日格图第一次参加乘驼射箭,他不停地在场边练习着扣弦、开弓、瞄准、脱弦,他难掩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参加乘驼射箭,今天看到把传统的民俗活动办得这么隆重热闹,特别激动,以后还会和后旗的牧民经常联系,来参加这种活动。”

后旗射箭协会副会长布和介绍说:“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男儿项目之一,曾经很受人们欢迎,为了传承和发扬这项民族运动,2016年5月份组织建立了射箭协会,现在会员发展为60余人。”

本次射箭比赛着重于展示民族弓箭的精髓,在比拼选手实力的同时,更显示民族弓箭的深厚底蕴。通过传承、弘扬民族体育事业,让“哈日靶”这项民族射箭运动发展迈向新台阶。

削鼻棍、搓毛绳比赛精彩不断

□本报记者  刘尚峰  刘冠骏

在魅力巴彦淖尔·丝绸之路·首届乌拉特国际骆驼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天,潮格温都尔镇那达慕会场举办了一系列与驼文化息息相关的民俗竞技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牧民们身着节日的盛装相继赶到潮格温都尔镇那达慕会场,在这里举行削鼻棍和搓毛绳比赛。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首先开始的是削鼻棍比赛。只见参赛的牧民们手拿蒙古刀,快速将小木棍削成笔直,手起刀落,木屑飞舞,不一会儿一根鼻棍就呈现在了眼前。

削鼻棍比赛后,紧接着就是搓毛绳比赛。比赛开始后,牧民们两人一组,将驼毛絮成条状,搓绳者用双手掌把絮好的驼毛分2股和3股,用正反两种搓捻法,将毛絮条搓捻在一起。蒙古族驼具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系统制作理念和技巧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能,它包含和渗透了乌拉特骆驼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元素,是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文化旅游节上,主办方将这样原生态的民俗技艺搬上了竞赛舞台,这让前来观看比赛的游客对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