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工商局制定实施意见助推“十项工程”建设

08.07.2016  19:14

      “十项工程”(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乌兰浩特地区城市改造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村牧区达小康工程、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政策暖心工程、平安创建工程)是中共兴安盟委立足全盟发展大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总抓手。兴安盟工商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把落实“十项工程”作为工商系统服务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制定了《关于立足工商职能推进“十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努力为建设绿色兴安、健康兴安、幸福兴安作出新贡献。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顶层设计,巩固和扩大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改革成果,加快“两证合一”、“五证合一”工作进度,积极推进名称核准制度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市场主体简易退出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紧紧围绕工商职能,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对从事网上经营活动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经营者,依法放宽名称登记限制、住所(经营场所)限制、经营范围限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我盟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工商主力、部门主推”的商标战略格局,进一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壮大总量”。加大重点工业企业商标扶持力度,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实施“一所一(多)标”工程,推动商标战略向农村牧区延伸,支持农牧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行业协会依托绿色、特色农畜产品注册商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加强地理标志调研,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兴安盟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关企业的指导。按年度发布《商标发展情况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参考。 

      三是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发挥好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股权出质(资)登记职能,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发挥个私经济党建办公室的作用,按照职责分工,会同有关部门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好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发挥其引领作用。 

  四是优化创业就业服务。加大对入驻园区企业的服务力度,从优从快依法办理登记手续,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我盟落地生根。开辟“创业就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下岗职工、复转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推进创新创业工程。个私协会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举办“就业招聘会”、创业就业培训等方式,推动创业就业。 

  五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十个全覆盖”各项任务,加大“三农”服务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牧区达小康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区域、跨产业联合,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伸产业发展链条。鼓励发展“企业+订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加强涉农合同监管,规范涉农订单合同。支持庭院经济发展,鼓励农牧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兴办采摘园、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六是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抽查和部门联合惩戒,切实履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责。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行政、标本兼治,深入开展竞争执法“两反”、农资监管“红盾护农”、合同监管打击霸王条款、网络监管“红盾网剑”、商标保护“双打”、广告监管打击虚假广告六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努力推进平安创建工程。(田志   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