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农机推广站深入科左中旗指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
为发挥保护性耕作项目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实施规模,通辽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于近期深入科左中旗指导保护性耕作工作实施。同时,就科左中旗在完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强化试验监测与示范引导、增强宣传培训及技术普及及构建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听取了科左中旗站的汇报。从汇报内容看,科左中旗保护性耕作工作目前呈现五个特点。一是机具投入力度大。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引进精量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等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具,并逐步将单一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向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转变;二是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逐步科学合理化。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基本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三是技术培训指导到位。通过在项目区开设技术培训班,开展机具现场作业示范及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当地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四是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目前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及周边辐射带动面积已近50万亩,而且影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达到了预期目标;五是推广面积“东多西少”。由于项目区建立的位置在东部,造成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部推进速度快、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同时出现东部推广面积大,西部推广面积小的问题。就存在的问题,市站及科左中旗站共同探讨出了下一步的具体措施。一是将通过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和加大传媒宣传播报保护性耕作的益处等形式,引导西部农民尽快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将通过加大对西部开展免耕播种作业人员的机具及政策倾斜等措施,强化科左中旗西部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召开培训现场会或短期培训班的形式,提高当地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
通过本次对科左中旗的指导服务,使我站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我市玉米主产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更好的推进这项抗旱、保墒、低碳环保、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