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旗打造牧区党员群众学习交流“大课堂”

29.06.2018  16:25

新左旗把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作为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新平台,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载体,建立了37个市、旗、苏木镇三级讲习所,组建300余人的讲习员队伍,开讲73场次,成为了牧区党员群众学习交流的“大课堂”。

  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讲习阵地。建立三级“党员群众讲习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1+5”个工作方案,建立健全“2+7”制度体系,推动讲习所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按照讲习所“八有”标准打造首批市、旗、苏木镇讲习所示范点24个,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依托旗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智慧党建展厅、民族团结示范旗展厅,开展基层党员群众“红色教育”,打造地区特色红色“党员群众讲习所”。

  夯实讲习队伍,加强教育培训。组建“理论政策”“基层党建”“法律法规”“科学知识”“文明道德”“实用技术”“国防教育”“金融知识”等8大类讲习员队伍,旗级讲习队伍100人以上,苏木镇级讲习队伍10人以上、嘎查(社区)级讲习队伍5人以上,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讲习骨干队伍网络。将讲习员培训纳入全旗干部教育培训,以“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加强讲习员队伍培训,不断提升讲习员的培训能力和水平。

  丰富讲习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实施“有讲习计划、有备课讲稿、有讲习通知、有受讲人员名单、有讲习台账、有信息图片、有群众评定、有讲习总结”的讲习活动“八步”工作法,规范讲习流程。重点围绕党员群众需要了解的政策理论、创业就业技能、牧区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内容,推动讲习内容“菜单化”管理。充分发挥蒙语译制基地作用,将“实用技能”、“理论政策”等讲习课程经典案例录制成蒙汉双语教学光盘700余张、学习资料350余本发放至各级讲习所。

  创新讲习方式,提高培训实效。采取“固定+流动”方式,依托三级讲习所,定期开展蒙汉双语“固定讲习”。针对牧区居住分散实际情况,利用“马背课堂”、“流动党校”、“党员中心户”、“蒙古包哨所”、“流动警务室”,以及牧民大会等开展“流动讲习”活动。探索实施“党建+”、“云中+现场”模式,充分整合党建直通车、数字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微课题”等教育平台,打造“云中课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提高培训实效,把讲习场地设置在牧民群众生产一线、养殖场、合作社,现场教学、现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