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21.11.2014  14:10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巴林左旗的乡间村落,一幅幅村净、路平、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巴林左旗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民生重点工程,作为提升巴林左旗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举全旗之力,集全旗之策,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浅及深,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合民心、顺民意、惠民生。我们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改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家园!”旗委书记王玉树在全旗动员大会上郑重承诺。   由“脏”到“美”的蜕变——   美丽村庄美民心   在隆昌镇古北口村采访时,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钟海龙难掩内心的喜悦:“以前,村里环境又脏又乱,垃圾、污水随处可见。现在好了,自从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堆运走了,臭水沟不见了,走在路上,心情别提多好了!”   在“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古北口村家家户户门前没有一个柴禾堆,大家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并且配备了保洁员和保洁工具,确保公共区域和主要街道卫生整洁。   古北口村的变化只是巴林左旗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外衣。为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从7月份开始,一场以“清垃圾、治污水、整村容”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在巴林左旗拉开帷幕。   各苏木乡镇、办事处迅速行动,明确重点要求,制定工作机制,加大保障措施,力求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要求,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建立健全了村庄保洁制度等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做到了道路天天扫、垃圾日日清。   由“点”到“面”的跨越——   城乡处处绽新容   行走在碧流台镇大梁沟村,满眼满山的果树让人心旷神怡。该村以美丽乡村为着眼点,以“乡村旅游、生态文明”为主题,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旅游资讯,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在林东镇后兴隆村,整洁的水泥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让人眼前一亮。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打造几个‘样板村’的亮点工程,而是要把这项惠及农村群众的好事办好、办实,不管到哪个村都干干净净、心情舒畅。”旗长高希华说。   在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中,该旗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要求,注重分类指导,打造典型样板,搞好示范带动。为有序推进环境整治工作,该旗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治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将部分重点村作为试点,率先启动达标村和示范村建设。   随着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该旗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达到了乡村有亮点、整体有效果的目标。目前,已有165个行政村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配备保洁员330多人,新建、购置垃圾池、箱、桶1758个,规划垃圾填埋场(点)148处,配备垃圾收集三轮车500多辆、垃圾清运车290辆。   由“表”及“里”的提升——   家家争创文明户   走进林东镇先锋村,房屋整齐美观,新建的文化墙长廊格外引人注目,村史简介、村规民约、“我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德”、“孝道文化”、美丽乡村愿景等内容栩栩如生“映”在墙上,活泼的文字配以生动的画面,传递着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文化墙’扮靓了美丽乡村,让群众由‘被动看’变为‘主动瞧’,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村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现在就连孩子都知道不能乱扔垃圾,要放进路旁的垃圾桶里。”村干部说。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群众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想要乡村持续美丽下去,给村庄“美容”只是一个环节,更为关键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文明素养,让他们自觉做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人。   为此,该旗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与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美好乡风、美好家庭、美善人生”“四美”活动相结合,把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发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以持久开展创评“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为载体,引导群众人人讲文明、户户讲卫生、村村保清洁。   如今,在该旗干群的不懈努力下,广大农村正在逐渐露出秀丽“容颜”,让人充满遐想、充满期待。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