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浩特还应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20.05.2016  18:03

  对一个常年在外的阿拉善人来说,每年回来,都能够发现巴彦浩特的巨大变化。老巴镇礼堂的阴凉、三道河沟的潺潺溪水、桦树林中八卦泉水的清凉甘醇、老陵滩宽阔幽静的街道……流失于记忆深处的景物,如逝去的青春一样弥散着淡淡的伤感,怀旧者眼中的巴彦浩特,已经完全成为了另外一个城市。如今,它更加现代化、宏伟、人流密集,色彩绚丽的夜晚灯景使营盘山成为消夏纳凉的好去处,站在山顶环视巴彦浩特,用翻天覆地来描述亦不为过。

  的确,纵向看,巴彦浩特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空间拓展,可谓快速和巨大。但横向看,要建设旅游城市,将阿拉善创建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巴彦浩特的步伐都已经落后。营造旅游城市,把旅游开发融于城市建设之中,主要包括城市的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两方面。硬件建设,要求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出发,在市政建设中融入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打造方便的交通、活跃的经济活动、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发达的科技与信息传播、先进的服务和娱乐、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风貌。软件建设,在于培育城市文化和民俗特征,造就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市民文明的软环境。

  以这两个方面为衡量标准,与邻近城市比较,不难发现,巴彦浩特旅游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都差强人意。例如中卫,在城市建设硬件上,2013年,中卫实施的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就有165个,概算总投资157.1亿元。其中包括了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老城区街巷道路改扩建、城市绿化亮化、市政设施建设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工程。2016年,中卫市计划投资304亿元建设60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其中与旅游城市建设有关的,包括了沙坡头景区提质扩容等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项目6个;大数据及信息产业如智慧中卫云应用等9个项目;交通物流重点项目8个;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10个。

  在城市建设软件上,仅举一例,中卫制定了《中卫市城乡环境卫生深度清洁管理办法》《中卫市城市道路车辆运输防渗防撒防漏监管规定》《城市管理岗位达标标准与处罚机制》等地方规定,提出“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城市卫生标准——捡拾保洁员每个责任区地面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并且真能达到城市道路浮尘合格率100%。

  比较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将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推进,营造优秀旅游目的地,巴彦浩特的确还任重道远。城市硬件上,大规模的适应新型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改造才刚刚开始;城市软件上,市民文明程度仍有待提高。例如车辆并线、转弯抢行,乱停乱放给造成其他车辆堵塞,出租车司机载客中抽烟、嗑瓜子、打电话等不文明行为,即便如并不经常出行的笔者都能时常遇到。

  因此,既然盟委、行署做出了“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科学规划,就决不能再慢悠悠地等待、一点一滴地改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统一认识、团结协作,以建设旅游城市为目标,在软硬件两方面,快速补齐短板,促进质变提升。对巴彦浩特来说,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推进,虽然会给城市居民带来短暂的不方便,但这样的改造,不仅是一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与水平的民生工程,也是旅游城市建设的奠基工程。也许,老巴音人的桦树林怀旧情怀已经逐渐消散,但新的精神寄托无疑正在更多、更美地成长。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