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生态牌、走出特色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发展经济林出新招

05.06.2017  22:11

 

2017年,乌拉特前旗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地生根,立足林业生产实际,本着“增绿量,促增收”的原则,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山旱区实行了“企业+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项目+农户”三种经济林建设模式,充分调动起了企业、农户的积极性,群众踊跃参与,叫响了生态牌,走出了特色路,经济林建设又出新招。截至5月2日,全旗新增经济林14610亩,占全市新增经济林面积21100亩69.24%,其中苹果6200亩,桃树2200亩,杏树2200亩,枸杞4000亩,枣树10亩。

一是企业+基地+农户。为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佘太镇引进包头金骆驼酒业集团投资3000万元,承包农户原有林地3000亩,每亩承包费150元/年,采取镇政府提供部分果树苗,以企业为主导,重点种植黑枸杞、红枸杞、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经济林,种植苗木20万株。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树行内套种黄芪、党参、蒲公英、菊梗等经济作物,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西瓜等有机食材,养殖野鸡、虫草鸡、山鸡等特色家禽。园内建设300亩绿色果品和有机食材采摘园,带动全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企业、基地与农户的有机联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种模式的运用实现了农户基地栽植与市场的对接,同时也节约了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中间费用,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局面。

二是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平台,以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以富民强村为目的,探索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紧密联合体,努力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苗二壕村在村支部带领下,果木专业种植合作社组织群众自筹资金15万元,140户500多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在原有集体林地内连片种植果树1100亩、4万株,栽种了123、黄太平、鸡心果等多个经济林品种,政府提供果树苗和技术服务指导,后期管护由合作社负责,林业产权和收益归合作社所有,预计年产值达130万元。自从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来,原有闲置沙化的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

三是合作社+项目+农户。馨禾农贸专业合作社是大佘太镇政府支持的青年农民创业团队,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山杏林种植项目”,带动合作社农户栽植山桃、山杏3000亩20多万株,待到桃花盛开时节,举办第一届乌拉特前旗桃花节,力争打造成为全市最大桃花观赏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园和林下新、奇、特种养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发挥合作社创业先锋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