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磴口:生态建设走上新轨道

24.06.2015  10:57

  目标就是方向,行动昭示未来。今年以来,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引进企业全部按照“先治理后开发”的模式,促使境内生态建设呈现出全新态势。

   企业冲锋上阵超给力

  过去,提到乌兰布和沙漠经济林,人们大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梭梭,也就是肉苁蓉的寄生林种。如今,再提及乌兰布和沙漠的种植,首先闪现在人们大脑里的不再仅仅是梭梭,还有葡萄、红枣、文冠果及山药、菊芋等特色经济作物。

  沙漠是磴口一大优势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沙漠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磴口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沙产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鼓励企业通过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新生力量。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入驻沙漠,沙漠也因此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走进磴口万亩光伏园区,光伏板四周的垂柳已绿意盎然,地上的沙草郁郁葱葱。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光伏板之间距离宽达8米,给沙草种植留下充足空间。”除道路两侧的景观带外,园区还将形成连片、连网绿化廊带面积600亩,光伏板下面形成以滴灌为主的紫花苜蓿和中草药连片种植1.5万亩,最终形成集光伏发电、现代牧业、沙草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太阳能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三效合一”农民得实惠

  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磴口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三效合一”成为了引进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日,由磴口民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1万亩文冠果栽培项目已完成种植。该项目选址在磴口县沙金苏木,总体规划5年内投资16亿元建设16万亩文冠果栽培基地及文冠果产品加工项目。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成文冠果栽培基地1万亩。16万亩文冠果栽培基地及文冠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2亿元,解决6000人就业。

  与此同时,兴套川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另外一种新品种——菊芋。菊芋又名洋姜,一次播种可连续生长20年,且耐寒耐旱,具有改良土壤、防风固沙的作用。茎块既可作蔬菜也可制糖,菊芋糖在国外以及台湾等地早就应用于乳制品、乳酸菌饮料、固体饮料、糖果、饼干和果冻等多种食品,特别是保健食品和老年食品中,约有200多个品种,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目前,该公司已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菊芋1000余亩,今年计划种植3000亩,后期将根据规模的扩大,开办加工厂,不仅能有效减少当地农牧民受沙害侵扰,还能带动他们临近就业。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