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25.11.2015  19:23

  老人们的厨房在前面的厅子,一人做饭,大家都闻味。

   编者按

  农村养老,至今仍然是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问题。调查表明:68.4%的农村老人依靠子女经济支持。 54.6%的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土地是其主要生活来源。如何让农村老人安度晚年,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模式,不少地方正在探索中。左旗兴隆山村的互助式集中养老,也是赤峰地区农村养老的新探索。

  雪后,左旗大地银装素裹,白茫茫天地一色。

  从林东镇北行60公里,左拐下307国道,沿着山脚西行约三公里,就是一座山——鸡冠山。山下就是一个山村——兴隆山村。

  村部就在山脚下,路南就是左右各4栋整齐漂亮的房舍,红瓦白墙,中间是一条宽阔的行道,老人不时在院子里走动。广场上老人在扭秧歌,伴奏的歌曲自然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曲。

  这里就是左旗富河镇兴隆山村互助幸福养老院。

  两周前,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察看了村里的养老院后,称赞互助幸福养老院是多层次农村养老方式的一种新探索。这里的“十个全覆盖”有创新,搞得好。

  将村子里的老人集中到幸福院,不改变原有的家庭结构,不改变老人的生活方式,实行互助式自我养老,院里提供水、暖、电照、洗浴及娱乐、学习、健康照顾条件。

  这样的养老方式,老人生活是否习惯、是否更舒适?幸福院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建成的?是否能有可持续性?在赤峰市是否有推广价值?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走进兴隆山村。

   互助养老的起因

  问起为什么想起在村里实行集中互助式养老?

  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忠说,事情起源于2014年春天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干部入户调查。

  兴隆山村有四个自然村1118户,常住户896户、323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509人,外出打工560人。走访了各个贫困户、空巢户、独居户等后,发现村里的老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寡居的老人几乎都是妇女,丈夫去世后,自己既不与儿子过,也不与姑娘过。守着两间小土房,没有电视、电话,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娱乐设备。白天,晒晒太阳,晚上早早入睡。74岁的梁桂枝多年来为了打发空闲时间,上街捡拾粪、柴禾,已经捡拾了几棚子,仍然不肯歇息,闲下来,冰房冷屋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她觉得没意思。

  在南台套屯,78岁的仲淑芝住着两间土房,门窗是50年代的,门花拉了,窗户纸糊的,已经朽透了。走进屋子,屋里几乎难以下脚。走路都颤巍巍地站立不稳了,房屋任由风吹雨打。

  政府危房改造,每户给1.35万元。全村125个鳏寡孤独老人,只能干瞪眼。他们既没有余钱,也没力气建。

  在南台屯,75岁的张清珍与68岁的王桂花两位老妯娌俩说:“上午我们俩结伴去了一趟幸福院,那条件太好了。我们肯定去,这两天就搬过去。”这也是两间土房,相当狭窄,唯一好一点的就是屋子暖和。

  照理来说,人到老年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但是在农村,65岁甚至70多岁的老人仍然还在田里耕作。

  并且,相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年轻人,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条件都差得多,农村中“儿女住楼房,老人守土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社会地位偏低所致。他们在情感上也很少得到关心。农村老年人一般常年与子女分离,几乎没有娱乐活动,只有孤独和寂寞常常与他们作伴。

  农村老人最怕的是生病。此外,大多数农村老人几乎生活在“真空”中,一部分农村老人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老年人很少得到生活上的关心。

  村两委班子与下乡工作队的同志开碰头会时,王国忠提到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讨论的结果是,大家同意利用弃置的学校校舍改造成养老院;由村里提供水暖电洗浴娱乐健康检查等条件,老人只需缴纳少部分费用;将老人集中到养老院后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土地与资金来自哪里?幸福院选址在哪里?

  村里综合考虑,利用撤点并校后闲置的校舍进行改扩建,避免重复建设,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

  在镇、旗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兴隆山村推行幸福互助院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四结合”:将幸福院建设与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十个全覆盖”项目相结合;与盘活农村牧区闲置国有资产相结合;与完善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创新农村牧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

   地址确定了,资金来自哪里呢?

  整合捆绑,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在解决幸福院筹措资金的问题上,一方面通过整合住建、财政、发改、民政、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解决幸福院的建设费用;另一方面,坚持“项目向幸福院集中,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文化广播、卫生等各类项目和资金整合捆绑起来,加强幸福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基础功能。在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项目的同时,积极引导驻地企业、本村出去的工商业主捐资、捐物,支持幸福院建设。

  应当说,这是富河镇积极支持并主导的项目,如果没有镇、旗政府的支持,这么大资金量的养老院建设,作为村级组织肯定没有这个能力。

  2014年夏天,幸福院一期工程开始实施,共投资152万元,改建和修缮校舍18间,新建房屋20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老年人宿舍950平方米,建设卫生室、活动室、浴池、锅炉房、煤屋等服务用房21间、550平方米,配套供电、供暖、自来水、有线电视等设备设施,保障基本入住条件。

   当年年底就有26户、45人入住。

  2015年继续实施幸福院二期工程,新建住房30间、780平方米,扩充床位60张,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0平方米,新建住户用仓房47间、27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及院落6265平方米,硬化、绿化休闲活动广场3000平方米,建设文化墙100米。建不锈钢栅栏墙135米,新建厕所两处36平方米,共投资216万元,工程已于10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可容纳114位老人入住,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管理规范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

  2014—2015年,共建筑面积2766平方米,住房1730平方米,服务用房1036平方米,硬化面积6265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两年村里总投资368万元。

  到了11月21日,幸福院入住老人达到61人。

  我们在询问目前资金缺口问题时,村支书王国忠说,目前尚欠施工单位的资金近百万元。不过,如果今年的项目资金到位,问题不大。

   养老模式与老人的感受

  一个养老院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得有一个合理的制度或者模式,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是互助幸福院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互助幸福院的运作管理中,兴隆山村坚持“三个结合”。一是采取行政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幸福院紧挨村委会,同时幸福院里也有自我管理组织,方便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二是采取专人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互助幸福院设置的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派有专人管理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同时联合妇联、卫生等部门,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主动为老年人在环境清洁、医疗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三是采取家庭自理与资助帮扶相结合。入院老人的衣食住医等生活保障由老人及其子女自行负担,每间房屋每年缴纳1000元,即可享受统一取暖、供水、用电及免费洗浴等,原来是低保、五保的老人仍可享受低保、五保待遇。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提供资助帮扶,使入院老人的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身心健康得到更多关心。

  分户生活,就是每一户分一间房屋居住,老人可以根据口味和饮食习惯自己调理伙食,救济款物分到每家每户,吃饭、穿衣等生活费用由个人承担,互助幸福院提供卫生室、活动室、浴池及医疗等公共服务。

  自我管理,就是互助幸福院由政府出资建设,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属集体财产,老年人可以无偿居住,不涉及继承权。

  互助养老,就是互助幸福院的老人们结对互助、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就近串门、聊天,可以相互了解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向互助幸福院管理人员和老人的子女们反映。

  通过以上叙述可了解到,这个养老模式是在不改变老人的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集中互助养老的。既保留了老人原来的生活方式,也不收缴老人原来的自有救助金等。最大的好处是,居住条件得以极大改善,告别了原来脏乱差、狭窄的土房,住上干净整洁、温暖舒适的房屋。养老院院民的子女看了这里的条件后,十分满意。

  记者采访的这天下午,梁桂枝老人的两个儿子将母亲送到幸福院。他俩说,这么好的条件,比她自己在家居住强百倍。记者问是否放心?当然放心,这么多的老姐妹都在这里生活,相互有一个照应,比我们子女关注的还及时。

  这让村里的半大老头羡慕不已。不少50多岁的中年村民上村委会申请也要住进这幸福院。

  教室改造中有两栋做办公与娱乐用房,其他三栋房子改造院民居住房。其中西侧的一栋是一间一户。北侧有一米多宽的走廊,南侧则加盖了两米多宽的廊厅,靠窗户这面南墙砌出一个灶台,做饭就在这里做。一栋房七八户人家,谁家做啥饭,大家都闻到香味,招呼一声大家都来尝尝。

   记者坐在火炕上,与老人们聊了起来。

  马桂兰76岁了,60岁那年,丈夫去世了,三个儿子都打工。自己没有房子,找房住。在三个儿子家轮流吃。现在好了,不用天天担心住房与吃饭问题了。

  鹿桂琴今年78岁,大儿子前年去世,儿媳走道了。二儿子有病。家散了,当时她死的心都有了。现在,有老姐妹们说说笑笑开心了。

  李桂花说:孙子还未摘奶,儿媳妇就走了,现在上中学了。省吃俭用地供养孙子上学。听说学校要减免他的学杂费。原来的房子太小了,四十多年了,墙皮掉了,裂缝了。冬天冰房冷屋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一进屋,心里一个大疙瘩。更大的问题是没水吃,拉水。往返四里路上坡下梁,拉不动。你看现在多好呀。

  农村养老有多种模式,兴隆山村的互助集中养老模式,至少在目前看受到村民的广泛欢迎。唯一的问题是,建设养老院的资金筹集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后续发展问题也得有一定的资金做基础。(记者孙国权驻站记者邱静海尔汉)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