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格日勒的草原110情结
原标题:巴特格日勒的草原110情结
十几年来,他与边防官兵一起巡逻在边防线上,走包串户宣传边防政策和法规,抓逃犯、破案件,共同守护着苏尼特草原的平安,也建立了淳朴牧民与草原110的深厚感情。他就是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边防派出所“编外边防警察”巴特格日勒。
“1997年,额仁淖尔边防派出所组建了第一只草原110联防队伍;次年,统一喷装了蓝白相间的草原110巡逻车,家里安装了第一批草原110报警电话。当时没觉得这玩意儿有多大用处,可是当大家一起抓获那两名蒙面抢劫犯时,我就知道这种手持无线对讲机对牧民太有用了。”巴特格日勒回忆起往事。
1998年6月的一天中午,巴特格日勒家中刚刚安装不久的草原110报警电话响了,派出所的管区民警苏日塔拉图打来电话,吉呼朗图嘎查牧民达布希拉图家遭到两名蒙面人持刀抢劫,抢走了980元现金和价值15000余元羊绒后慌忙逃窜,达布希拉图和妻子挣扎着将绑在手上的绳子磨断,在附近草原110报警点报了警。派出所要求立即启动本嘎查草原110联防预案,出动2辆草原110巡逻车和8名联防队员协助破案堵截嫌疑人。巴特格日勒立刻开着草原110巡逻车和3名联防队员在管区民警的带领下循着抢劫者逃窜的痕迹追了下去,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吴某在二连浩特市抓获,前后仅用4个小时就侦破了全盟草原110成立以来首起入室蒙面抢劫案件。
达布希拉图激动地和巴特格日勒说道:“实在不敢相信,派出所和你们联防队员这么快就赶过来,很快就把案子破了,草原110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110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蒙古族汉子巴特格日勒对草原110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05年4月的一个清晨,巴特格日勒发现在距他家300米处有3人在行走,其中一个女人抱着个孩子。“这么早,又是步行,苏木的牧民多数都有车,再看穿着打扮怎么也不像当地人,是不是派出所干警经常讲的偷渡人员呢?”常年养成的警惕性驱使他立刻向派出所报警。然后他和妻子交待了几句,先让妻子赶着羊群走过去和他们接触。3人看到是个女人,放松了警惕,聊了几句后,巴特格日勒妻子邀请他们到家里去做客。3人商量了一下,就跟着巴特格日勒妻子来到家里。为了不引起对方怀疑,一进门,巴特格日勒显得对他们非常热情,端上奶食,倒上奶茶,让妻子赶紧给几个人做饭。也许是连日奔波,几个人又饥又渴,顾不了许多,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谢谢”。不一会儿,派出所的民警驱车赶到,将这几个企图偷渡人员带走。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这些热心肠的群众,如果不是巴特格日勒及时成功堵截,有可能造成一起涉外事件,当时这些偷渡分子距离边境线仅三四里路程。”说起这件事,派出所民警们对巴特格日勒大加赞赏。
巴特格日勒的故事有很多。牧民们说他是个走家串户的“管家婆”,派出所民警将他誉为宣传边境法律法规的“二传手”,嘎查人家有个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找他来调解。
一天,妻子接了一通电话后就喊巴特格日勒:“哎,丹巴和毕力格两家又因为草场的事情吵起来了,你这工作咋做的?”“怎么回事,不是刚给他们调解了吗?”说完,巴特格日勒匆匆骑上摩托车赶去处理。
一见丹巴和毕力格,巴特格日勒就耐心讲起了大道理:“你们不要总是因为这些事情吵个没完,草场是国家划好的,别总是斤斤计较了,如果继续闹下去,万一谁触犯了法律,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再说,都是乡里乡亲沾亲带故的,这几年遭灾了,我和你们心情一样,谁家草场不好,应该互相帮着共渡难关。你俩谁家草场不行,就先来我的草场吧。”闹矛盾的两个人听了巴特格日勒的劝说后,都有些不好意思……牧民们都喜欢和巴特格日勒交朋友,在吉呼朗图嘎查,无论谁家发生纠纷、有难事,他都会热心帮忙;遇见了违法的事情,就坚决制止。巴特格日勒总是说,“我这都是从边防民警那里学来的。”
每年4月份,巴特格日勒和派出所民警走包串户向群众义务宣传法律法规和《边境管理条例》等内容,还为派出所汉族干部当起了翻译。2015年5月初,派出所在辖区开展“草原110”宣传周活动,巴特格日勒主动将家里的蒙古包腾出来,召集嘎查的党员、牧民在他家集中开展宣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他任联防队员的十几个春秋里,全嘎查宣传法律入户率达到100%,每年成年人法律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
作为第一批参与草原110的联防队员,自草原110成立以来,巴特格日勒主动帮助派出所调解家庭、草场等纠纷140余起,消除治安隐患56起,协助侦破刑事案件4起,先后为派出所提供各类线索信息420余条,9次被旗政法委、苏木党委政府和派出所评为“治安积极分子”,被锡盟盟委行署和政法委评为全盟“十佳边民”和草原110先进个人。
“草原110是个啥,说白了,还不是为群众服务,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呗!相处久了,就会生感情,与草原110一同走过来,我早就和派出所民警的心连在一起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巴特格日勒与边防民警一同守望苏尼特草原的执著和真情。(赵鑫)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