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乌达区工业经济循环发展加速前行

20.07.2015  15:32
  作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乌海经济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将循环化定位为发展方向,注重延链补链,加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与周边园区间大循环的发展模式,积极带动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上绿色、环保发展之路。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乌达工业园依托本地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产业链:其一是以电力生产为龙头,以煤带电、以电促煤,煤、电、电石、焦炭及煤焦下游煤化工产业链;其二是以电解原盐为基础,以PVC、金属钠、烧碱、液氯及下游产品为主导的氯碱化工产业链;其三是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基础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等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链。

  小循环、企业兴,中循环、园区兴,大循环、区域兴。近年来,乌达区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下游延链补链项目,在以东源、君正、恒业成、宜化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实现了小循环。其中,君正集团依托煤炭、石灰石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电—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起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君正及宜化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在转型发展中,乌达工业园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工业发展体系,工业产品间互为补给,企业间合作共赢,实现了企业间的中循环。腾龙公司是典型的精细化工企业,充分利用园区内富集的氯气、烧碱、盐酸、硫酸等副产品生产草甘膦,与园区企业间形成了工业产品的循环化。其中宜化的副产品液氯、液碱、盐酸供给腾龙生产草甘膦,腾龙的副产品氯甲烷供给恒业成生产有机硅,3户企业间形成循环格局,实现了区域废物的零排放。

  在招商引资中,乌达区注重围绕利于产业循环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循环网内缺少的项目选商引资。涉氯、涉碱、涉酸的精细化工企业的引进,使园区内从前难以处理的氯、碱、酸得到就地消化、增值;煤矸石烧结砖、蒸压砖、加气混凝土砌块、高温耐火材料等配套产业的引进,使工业固废得以合理利用,而且使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和延伸。

  乌达区充分发挥周边园区原材料供应优势,企业与周边园区互通有无,形成与周边园区的大循环。依托周边地区资源优势和基础产业,提高发展层次,形成周边地区资源为乌达工业园配套的发展格局。

  支持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循环化发展离不开为其提供必备支撑的基础设施,而到位的基础设施成为吸引企业落户园区的重要砝码,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正如佳瑞米精细化工公司的负责人所说,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比较齐全,蒸汽、污水处理,这些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像周边园区一样,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在乌达园区内一应俱全。然而,覆盖到精细化工企业的蒸汽管网、能专业处理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则让乌达工业园与周边工业园呈现出巨大差异,相比之下也更具优势和吸引力。

  蒸汽是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必备动力,今年,乌达区进一步优化管网结构,开工建设了蒸汽管网三期工程,使供汽能力由每小时100吨提升到每小时200吨。园区内的管网达到了20公里,覆盖了所有需要蒸汽的精细化工企业,满足了园区企业对蒸汽的需求量,使园区精细化工企业能满负荷运转。

  随着精细化工园的建设,原有系统无法处理精细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水。2014年10月,乌达区引入了南京普信公司,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这是乌达区研究探索PPP合作模式,采取BOT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尝试。这一工程使乌达区在处理重污染废水、污水处理量及回收利用等方面有所突破。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说:“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能力将由1.2万吨达到3.2万吨,为精细化工企业健康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产业的循环化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创新驱动。2014年,乌达区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乌达区加强产学研联合,东源成功引进世界一流的1,4-丁二醇生产技术,佳瑞米草铵膦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区发明专利和技术革新达到126项;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东源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院、恒业成有机硅技术研究院成功挂牌,自治区级企业研究院和研发中心达到10家,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既有效降低了企业投资、维护和生产成本,又为乌达区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文/王秋华王峰)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