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公安机关打造“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

29.05.2016  13:11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9日电(记者刘懿德)15家市属财产保险公司全部进驻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2015年4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携手通辽市保险行业协会及全市财产保险公司集体进驻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接处警效率提高、理赔速度变快、道路恢复畅通用时变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辽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成立运行之后,成功构建起了“全员接警、资源共享、自助处理”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赔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办理完结轻微道路交通事故3042起,其中,单日事故处理最多达27起,最快一起事故理赔从当事人报警到赔款支付仅用时48分钟。

    该中心成立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三大便利:

    一是接处警更快。通辽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对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处理程序、责任认定、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事故民警工作职责、理赔服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当路面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双方车辆均可以移动的交通事故,122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电话后,调度距报警地点最近的执勤民警快速到达现场。

    民警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勘查、现场照相、核对驾驶人员及车辆信息,同时民警用执法记录仪同步摄录现场信息,保证双重固定证据。随后,民警将相关信息利用手机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告知当事人持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银行卡到快速处理中心处理。

    经过流程优化,交通事故接处警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至15分钟,缩短到6分钟以内,尤其是在大雾大雨沙尘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恶劣天气中,快处快赔机制充分发挥了灵活、便捷、高效的作用。

    二是理赔更“”。通辽市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相结合,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即可在快速理赔中心向有关保险公司申请定损理赔。

    交通事故的当事双方无需再像过去一样,等待交警认定事故责任之后,再到保险部门理赔,大大减少了所用时间。

    此前,仅保险估损或物价评损就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现在处理中心一次办结、当场定损,节省了群众的办事时间。

    三是恢复交通更“”。为缓解因交通事故引发的道路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通辽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时,对使用快速处理程序规定的交通事故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使得事故车辆撤离现场的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压缩到10分钟以内。

    随着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的深入推进,“小事故”影响“大交通”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民警处理交通事故的效率明显提高,驾驶人在交通事故处理上耗费的时间明显缩短,人民群众对快处快赔的满意率明显上升。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