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农委圆满完成三项攻坚克难任务

11.01.2016  10:54

            今年以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职责,积极主动认识和适应新常态,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以“四到村四到户”扶贫项目、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社会扶贫、建档立卡为抓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以“四有四无”、“两保两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成效,“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扶贫开发实现了新突破。
            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2015年我市以沿路沿线的行政村所在地村和自然村为实施重点,在37条交通干线两侧500米范围内的509个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计划总投资61.48亿元。完成投资71.72亿元,危房改造工程完成38806户,安全饮水工程中新建水源完成86个,改造水源完成83个,新建、改造管网完成1437.91千米,新建、改造水窖完成289个;解决18.6万人安全饮水。街巷硬化工程完成2022.79公里;村村通电和农网改造工程自治区未下达任务,我市自加压力完成农网改造261个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中广播电视户户通完成32317户,地面数字覆盖工程站完成8个;广播村村响工程完成965个;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工程完成22所、74625.42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完成451个;文化室建设工程完成449个;便民连锁超市及商品配送中心工程中便民连锁超市完成336个,商品配送中心;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中农村养老工程提高标准享受待遇188035人,农村80周岁以上6711人纳入高龄津贴补贴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完成了市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二、抓好新农村示范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已下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市级补贴资金500万元,在已建成的新农村示范村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各旗县区、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四种模式:一是“乡(镇)管理”模式。该种模式主要由旗县区统一制定人居环境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由乡(镇)组织实施,统一建设环卫设施、制定环卫制度、聘任环卫人员,清扫垃圾,维护村内日常管理,定期清运垃圾。如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赛罕区大部分村都采取该模式推动管理工作。二是“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该种模式主要在旗县区统一组织建设好环卫设施的基础上,由旗县区环卫部门根据实际,制定所有乡(镇)所辖村人居环境综合管理制度,统一由旗县区环卫局环卫人员或聘用本村村民定期清扫清运垃圾。如土左旗、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采取该种模式推动管理工作。三是“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该种模式在旗县区政府建设环卫设施的基础上,由政府向社会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企业配备环卫设备,统一聘用环卫人员,派驻到各村开展垃圾清扫、清运工作。如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该种模式推动管理工作,新城区、玉泉区部分村由村集体出资聘请社会企业开展环卫工作。四是“村民自我管理”模式。该种模式主要针对村庄偏远、规模较小、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村,由村民委员会组织,组成村民自我管理服务队,采取包片或门前“三包”(“一包”门前整洁,无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堆放等行为;“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的方式自我管理。如全市大部分偏远村都采取该种模式推动管理工作。
            三、以扶贫整村推进、金融扶贫、社会扶贫为载体,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年度任务
          2015年全市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精准脱贫1.4万人。“四到村四到户”扶贫项目,全市投入1.5亿元,用于207个贫困村发展生产。截至目前,计划实施的项目全部开工,部分实施村项目已完工。重点围绕食用菌、设施农业、优质牧草、肉羊养殖、肉牛养殖、山林虫草鸡、马铃薯、杂粮等几大特色产业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自治区投入我市“金融扶贫富民工程”2000万元,其中武川县、清水河县各1000万元。截止目前,共发放贷款1.46亿元,其中富农惠1.38亿元,强农贷800万元。社会扶贫工作,38位市级领导带头深入扶贫点调研,180个部门单位下派184名工作队员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共投入社会扶贫资金5323.129万元(含实物折款)。建档立卡工作,一是扶持对象精准。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告公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抽查验收、信息录入等确定精准扶持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二是制定精准扶贫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机制,根据贫困对象的贫困原因,逐村逐户集中力量进行精准扶持,确保实现精准脱贫。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对象退出管理工作方案》的精神,逐步建立健全了我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退出管理工作机制。截至目前,1.4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今年以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了“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面对全市农村发展和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责任,坚决打赢“十个全覆盖”和扶贫开发攻坚战、决胜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