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将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格局

21.02.2019  12:20

    记者日前从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今明两年,首府将在全市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格局,带动农民积极回收、有效利用,扶持、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专业化、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形式。

    着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在稳定发展现有秸秆全株青饲、黄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秸秆饲料化利用、商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形成秸秆饲料产业与奶牛、肉羊等畜牧养殖产业同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目前,和林县正缘农牧业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大型收获打捆成型机械;土左旗华农伟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程服务机制回收秸杆,小型作业;农户自行购进打捆机回收,各地都有分散农户合作社自购小型打捆机进行回收秸杆。位于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恼木汗村的呼市伊鑫牧业科技公司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秸秆生物质燃料生产线一套,形成年产全价秸秆颗粒饲料5000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30000吨的生产规模,厂区占地面积约50亩。计划新建1条玉米秸秆制粒颗粒生产线,于2019年春季回收利用土左旗塔布赛及察素齐镇周边10万亩玉米秸秆,进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深加工。

    加大推广秸秆肥料化利用。按照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克服土壤板结、增肥地力为目标,将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以秸秆还田作业补贴与购机补贴为重点,积极鼓励农民实施秸秆田间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尤其是要鼓励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同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技术。2018年,托克托县对五申镇黑兰土力亥村和刺尾沟村、河口管委会的柳林滩村,以村为单位整村推进秸秆还田技术1万亩。未来两年间将发挥试点的引导、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提高全市秸秆还田利用率。

    适度发展秸秆燃料化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供热燃料,可直接替代煤炭,是一种清洁环保又经济实用的方式。我市将结合大气环境治理,在有条件的重点区域大力推动燃煤炉具改造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扩大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规模,在不宜铺设燃气管网的农村地区,推广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解决户用采暖用能。

    据介绍,土左旗政府与北京中科清洁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清洁能源项目,由企业投资在土左旗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利用玉米秸秆和牲畜粪便为原料,产生沼气上网发电。该项目日处理秸秆500吨(相当于1500亩玉米秸秆),粪污300吨。内蒙古绿茵鑫峰有限公司销售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的燃料颗粒锅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燃烧充分,属生物质清洁能源,不造成空气污染,剩余的灰可用作花肥,实现了循环利用。

    拓展其他秸秆利用途径。在主要发展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和拓展秸秆的基料化和原料化转化利用形式,推广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蚯蚓养殖技术、秸秆种植食用菌等技术。引进和扶持秸秆生物质能转化和工业板材加工利用企业,使秸秆在多方面多途径得到有效利用。

    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覆盖全市的秸秆收集、运输和储存体系,科学布局收储站点,建设秸秆收储运规范化服务中心,完成全市秸秆的收集转运,为全市秸秆高值利用提供基本保障,促进全市秸秆的全量化利用。据了解,内蒙古一太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已建成并完善了赛罕区巴彦镇白塔村秸秆储存库、露天堆放场和购置配套机械设施设备。在赛罕区巴彦镇郜独利村新建一个秸秆收储运中心,该收储中心覆盖整个赛罕区。该公司建成两处收储站和一处收储及加工中心,年收储量1.5万吨(约合10万亩)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记者 刘丽霞)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