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的坚守

20.11.2014  20:42

  开栏的话

  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颂赞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走在时代的前沿,追随着变革的脚步,抒写着百姓的生活,记录着现实的变迁,脚步铿锵,勇往直前。

  当您看到发自第一现场的文字和令人震撼的新闻图片时,您了解记者、编辑们为了把最新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和观众所付出的努力吗?或者,您知道除了一线记者外,在每一条新闻背后还有哪些人在和他们默默坚守吗?

  11月8日是第15个中国记者节。本报今日起开设“脚踩坚实大地”专栏,反映这个特殊行业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台前幕后的媒体人。

  原标题:幕后的坚守

  每天晚上7点半前,熊忠都会赶到内蒙古日报社新闻大厦的7楼,从网络邮箱取回稿件传到编辑平台,把当日要闻传给《北方新报》、手机报和相关盟市报社。每一个夜班他都是那么的忙碌,直到深夜下班。在同事们眼中,他就是夜班的“好管家”。

  “我的工作比较零碎,大多是小事儿,做好小事儿才能成大事儿嘛。”熊忠笑着说。他从2004年开始上夜班,经历过汶川地震、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是新闻战线上的老兵了。“遇到重大活动,凌晨四五点钟下班是常事儿。但看到新闻稿件从我们的平台传播出去,就很有成就感。”

  “我们整个团队的工作就是和每一篇稿子较真儿。”夜班值班主任高宇说,作为党报出报的最后一个环节,大家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差池。“从看稿到排版、校对,大家要盯住每一个细节。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是一道关口,大家都努力把好关。”

  “每排一次版,脑子里都绷着一根弦儿。”有着17年夜班工作经验的梁震说,“夜班发稿都是急活儿,版式设计、排版流程都很快,屁股一沾上座位,就几个小时不挪地方了。”

  不同的平台,同样的责任。为保证每天15分钟节目的质量,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新闻编辑萨仁高娃每天都早早赶到台里,策划一天的选题,编辑稿件,和音频编辑反复调频试听,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一整天。“进入供暖期快一个月了,有些小区还迟迟没供上暖。这几天台里安排记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个事儿进行了报道,督促供暖企业及时解决供暖问题。”萨仁高娃说,她每天的工作流程都差不多,但每天都要试着做更好的策划。晚上6点15分,节目播出后,她还要为第二天早晨的重播忙碌。“如果有些重大新闻赶不上首播,我们就得加班加点,调整第二天重播的内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很正常。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们的工作是痛并快乐着。有压力,也挺愉快。”萨仁高娃说。

  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栏目的赵雅冬,身兼记者和编辑双重身份。在岗7年,她每天要跑现场采访,回到台里写稿子、剪辑视频,直到通过审核,她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赵雅冬对媒体的幕后工作深有感触:“无论记者、编辑、校对还是主持人,大家对新闻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爱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对受众负责,对自己所报道、所传递的内容负责。”

  这就是媒体的幕后工作者——当习惯朝九晚五生活节奏的人们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新闻产品“问世”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忙碌开了;当受众开始享用一道道新闻“餐点”的时候,他们又在为受众开始准备下一道更精彩的“餐点”了……(记者李文明)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