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上 他们在默默奉献

28.04.2017  21:42
    【核心提示】他们是普通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刚进入公交行业时,我就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想着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呼市K5路公交车司机云海珍朴实的话语;“即使经历上百次的失败,即使实验要做3年以上,我也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努力将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钻研热防护技术方面,王德一直用“纳米精神”严格要求着自己;“在漫天风沙里,铺着大盐粒,我竟泪流得不能自已……”张如峰知道,自己和工友一次次将这难捱的工作扛过去,列车的运行就会多一份安全;“在工作之余为工友理发,既方便了他人,又愉悦了自己,我还要接着干。”90后何文豪一脸憨厚......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向这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战的普通人致敬!

  云海珍:用大善与大爱温暖车厢

  ◆25年来,云海珍对乘客的态度一直是那样温暖 全媒体实习记者 弓小立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王乐

  25年里,她换车、换线、换岗位,唯一不换的是对乘客服务的态度,要在10米车厢里塑造出呼市公交人的品牌形象,更使“”车厢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眼神炯炯,目视前方,紧盯路况;笑意盈盈,柔声细语,温暖车厢……当你乘坐从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到金川·宽城的公交车时,时常会看到一位瘦瘦的女司机。公交车与她瘦小的背影并不相称,但她却能将一个“大家伙”操控得稳稳当当。她,就是呼市劳动模范获得者,今年被授予“自治区文明家庭”称号的K5路公交车司机云海珍。

  24日上午,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乘坐云海珍驾驶的K5路公交车,近距离感受了这位劳模的日常工作状态。

  敬业的25年

  “欢迎乘坐K5路公交车,上车的旅客请往里走,扶好站稳,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请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车厢里不时响起云海珍的一句句提示语。

  今年,是45岁的云海珍在公交“战线”上服务的第25个年头。

  1992年,云海珍进入呼市公交公司,从做售票员开始,她和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进入公交行业时,我就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想着努力做到最好。2003年,我成为了公交车司机,当我坐上梦寐以求的驾驶员座位时,感到特别自豪。”云海珍说,在她当售票员的时候,就非常羡慕司机师傅开车,到拥挤路段如何错车让车、如何停车,她在售票间隙,会在一旁认真地观察。

  当云海珍驾驶的公交车安全到站后,在公司的调度室里,她为记者讲述了这25年从业过程中记忆深处的一个“小插曲”。

  “5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当我把车停入终点站,发现后座上有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睡着了,叫醒他后,小男孩开始哭闹,说自己坐过站了。”云海珍马上报警,向民警说明情况时,民警告诉她,几分钟前,有一位母亲报警称孩子坐公交至今未归。经过一番辗转,云海珍与那位报警的母亲取得联系,确定了公交车上“睡过站”的男孩就是这位母亲的孩子,随后,云海珍将孩子送至呼市八一市场附近,母子团聚。

  云海珍说,如果说1992年是她进入公交行业的起点,那她希望服务乘客的日子不会到达终点站。

  在这25年里,她换车、换线、换岗位,唯一不换的是对乘客服务的态度,要在10米车厢里塑造出呼市公交人的品牌形象,更使“”车厢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辛勤的12小时

  当公交车驶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时,云海珍匆匆跑下车去,进入调度室完成工作流程,她大口地喝了一杯水,随即马上戴好手套,没有耽误片刻,便急忙地赶上另一辆公交车,开始出发……

  “我每天至少需工作12个小时,每次到站只有几分钟休息时间,如果遇到堵车,就来不及休息,马上发车。” 即使是这样,云海珍也从未想过要离开自己的岗位。她是这样说的:“我会继续为大家服务,将车上的每一位乘客安全送到站点,坚守到最后一班岗。

  在云海珍的驾驶席处,一张全家福照片已变得有些泛白。

  “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会送孩子去学校,周末带小朋友出去玩,而我妈妈却总是很忙,没有时间陪我。”云海珍回忆道,每天的早出晚归,虽然得到丈夫的支持,却没能得到儿子的理解,这让云海珍对儿子很是愧疚。

  “现在孩子长大了,不仅会帮我洗衣服,还会督促我早点休息,怕我太累。”说起现在的生活,云海珍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表情。

  云海珍的车厢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车况、设备、燃料,她每天上岗前都会一一检查。从新车到更换时,云海珍更换的零件一定是最少的;同一时间加的气,她总比别人多跑出一趟,一年就能节省5000多方的天然气。

  “每天我要从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开到金川·宽城来回跑4趟,8个单程,每趟大概要3个小时,可我从没觉得累,让乘客们安全到站,就是我的职责。

  付出总有回报,云海珍认真负责、不怕吃苦的精神得到了乘客和同事的一致称赞。她照顾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她为遭遇偷窃的乘客找回失物;她主动联系失主送还丢失物品……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彰显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的优秀品格。她行车安全无事故,节支增效,成为同事们学习的榜样。她用根植于内心的优质服务,传递着日新月异的首府日益升腾的城市文明。

   王德:用“纳米精神”钻研热防护技术   

  ◆王德在工作中全媒体实习记者 弓小立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王乐

  一身朴素简单的装束,一个背了许久的公文包,他和蔼可亲的脸上,有着一双总是笑眯眯的小眼睛……

  4月24日,记者初次见到了航天科工六院46所研究员,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德。

  即使失败上百次也会坚持做下去

  1994年,王德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200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取得工程硕士学位。此后,他便在航天科工六院46所工作,从事热防护材料技术研究,现任46所热防护材料技术首席专家、型号技术指挥、外防热技术总负责人和主任研究师等职务。他先后承担了各类重大项目近20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申报了2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9项。

  “我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46所工作了23年,每一种新研制的材料要实现应用都要做到万无一失。研制过程中,要充分论证,多途径探索;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夜以继日的攻关,即使经历上百次的失败,即使实验要做3年以上,我也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努力将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王德作为“纳米”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者,为自己树立了极高要求,要用“纳米精神”去钻研热防护技术。

  难忘连续4天的高强度工作

  在采访中,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得知,通过多年的研究创新,王德组建并培养了一支外防热技术高水平研究团队,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曽两次入选航天科工集团创新团队,一次入选青年创新工作室,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中,王德以“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黄纬禄等为榜样,勤于学习,肯于钻研。他爱岗敬业,常常撰写报告到凌晨两三点;他严以律己,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人,自觉净化朋友圈,对负责的预研课题和型号研制生产工作严格要求;他团结同事、不辞劳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会与同事反复讨论,认真检查每个细节,直至将问题解决。

  有一次工作时间特别长,王德记忆“深刻”。“有一次在负责研制外防护材料施工时,我们在实验室里连续奋战4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在克服设备条件不足和工作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后,终于顺利地完成了研制。

  坚持引领专业技术的发展

  据了解,王德所负责的重大创新项目,已研制出自修复效率达90%以上的涂层和适应高热流条件的系列热防护材料,通过试验考核,为航天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王德在工作中踏实认真、积极作为,也成为了同事们心中的楷模。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王德和他的团队在项目立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军民领域融合发展,并推广热防护技术的应用价值。作为46所科技委热防护技术专业组组长,王德坚持引领专业技术的发展,负责热防护技术领域“十二五”“十三五” 规划及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与实施,为我国热防护材料研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王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直以来,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

   5年义务理发1000多人次他是戈壁深处的“理发师”  

  ◆何文豪为工友们义务理发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

  “这手艺,开个理发店,绝对没问题!”中铁六局京新高速公路第三项目部的乔雨,对着镜子整理着刚理的发型,直夸呼铁局临策基础部苏宏图综合车间的义务“理发师”何文豪。

  何文豪家在黑龙江双鸭山市,是一名90后,2012年,他走上工作岗位,在地处阿拉善盟无人区的腹地临策基础部苏宏图综合车间工作。车间附近自然环境恶劣,方圆几十里没有像样的商店,大伙特别为理发犯难,何文豪主动请缨,成为车间的义务“理发师”。

  为提高理发技能,何文豪利用休假的机会,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家理发店学徒,心灵手巧的他很快掌握了理发的技巧,他购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带到车间,义务为车间职工理发。很快,整个站区的职工和家属都成了他的常客。

  记得有一次,中石油勘探队的职工一下来了50多人,一个个蓬头垢面,都需要理发,小何咬着牙,手里的理发剪刀和电推子上下飞舞,大伙刚才还乱蓬蓬的头发很快变得棱角分明。那次,何文豪累得手都抽筋了,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才全部理完。

  5年来,何文豪用坏了三套理发工具,义务理发1000多人次。他也成为了职工中间口口相传的热心人。“在工作之余为工友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既方便了他人,又愉悦了自己,这样的事情我还要接着干。”面对记者的采访,何文豪笑容灿烂。

  在大机旁作业,就像是大号的冲击钻在你耳边打了三小时眼

  他们是“夹缝”中的铺盐人   

  ◆张如峰与工人们一起在铁轨道床上铺盐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

  “在漫天风沙里,铺着大盐粒,我竟泪流的不能自已……”4月25日23时,包头工务段包头桥隧工区工长张如峰轻哼着改了词的歌曲,戴着耳机,慢慢走进了工区大门,耳机插头却空落落地躺在他的口袋里。

  从呼和浩特铁路局第一阶段集中施工以来,张如峰就和工友奋战在线路铺盐一线。大量的盐粒铺洒在道床石砟以下,盐分通过雨水渗进路基,提高水的冰点,防治冬季路基冻胀。最困难的无疑是被张如峰称之为“夹缝中生存”的大机清筛、铺盐同步作业,不仅要面对漫天粉尘,现场的噪声更是让人头疼欲裂。

  26日零时30分,施工开始,在等待大机进场间隙,张如峰一把摘掉了耳机,“赶紧把盐搬运到位!”他带头扛着30公斤重的盐包,10余次翻过一人高的平板车,一袋袋整齐堆码在线路旁,还没开始作业,张如峰的脸上就全是汗水。

  “在大机旁作业,就像是大号的冲击钻在你耳边打了3小时眼。”张如峰总是这么形容噪音。每当清筛车操作臂缓缓对准了第一个枕盒时,他的心都要一抖。轰鸣骤起,无数细碎的石砟被卷入大机中,清筛后石砟回填,道床中积聚的泥沙被卷扬机倾倒至临线的平板车上。气缸的轰隆作响,石砟间的碰撞让张如峰条件反射般地感到眉心和耳蜗一阵阵刺痛,但是他却必须认真观察着大机作业,在机械臂的卷扬和回填间及时把盐粒在石砟回填前均匀铺在路基,同时他还要通过声音判断身前后两列车何时移动,确保安全。

  在巨大的噪声中,张如峰头顶上卷扬机喷出的泥沙混着他的汗水一点点在脸上、颈间积聚,形成如同面具一般的“泥壳”,气流卷起的异物不时飞入眼睛,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泪不停地流着,在脸上冲出一道道“白沟”。

  3个小时作业结束,张如峰将一吨盐粒的最后一铲洒在道床上,便逃也似地跑出了网围栏,严严实实地将耳机扣在了耳朵上,尽快缓解着剧痛的耳蜗。因为他知道,明天铺盐的3个小时同样难捱。但他更知道,正是自己和工友一次次将这难捱的工作扛过去,才能让列车的运行多一份安全。想到这里,张如峰又感觉胸膛里充满了力量。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协主席李才接受审查调查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电(记者刘懿德)记者Nmgcb.Com.Cn